「年輕時,只要高興,沒有什麼不可以;年紀大了,是只要可以,沒有什麼不高興。」這真是形容老年人生理心理狀況的傳神貼切金句,據說是被稱為「寶爺」的上海作家何平所創。
老年人的生理反應,多同年輕人相反,有人概括有以下特徵:
1,你記得二十年前早餐吃什麼,但不記得昨天早餐吃什麼;2,你看遠的東西不用戴眼鏡,但看近的東西要戴眼鏡;3,你哭的時候沒有眼淚,笑的時候有眼淚;4,你躺在床上睡不着,坐在椅子上會睡着;5,你的小便越來越頻繁,大便卻越來越困難。
除了第三點我還不顯著之外,其他各點好像都有了。有的來得早一點,如戴老花鏡;有的晚一點,如忘記近事記得往事。生理的變化決定心理的反應。當許多事都力不從心時,凡是可以做的事,都會高興去做。這個「可以」,當然包括時間金錢在內。比如要去那裏見一個有趣的人,只要可以也就沒有什麼不高興地去了。一些不必要的湊別人熱鬧的聚會,以前大概不會參加的,現在只要可以,也高興地去了。可以,對上年紀的人來說,很重要。可以做的事就是高興的事。因為許多事情都力不從心,不可以做了。
年輕時正相反。那時是爬山、遠足、玩過山車,甚至吸兩口大麻,只要高興都可以做;向報刊投稿,主動上前自我介紹交朋友,都會做,老來就放不下臉,變成不可以啦。
有人發出「老男人感慨」,對許多生理改變慨嘆,想當年如何如何,到如今怎樣怎樣。我覺得慨嘆無謂,有可以做的事就高興地去做吧,「知天命」,不強求,順其自然,就是完整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