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凱迎報道】抗藥惡菌VRE於公立醫院爆完又爆,今年醫管局公佈的VRE爆發已有7宗,至少66名病人受影響,較去年約30人增加一倍有多。醫管局總感染控制主任認為,感染VRE的病人多為「隱形帶菌者」,公院未必可及早找出所有帶菌病人,令惡菌隨病人轉院於公院間循環傳播。
兩宗個案共感染33人
微生物專家關注VRE個案上升,憂惡菌已植根本港。
簡稱VRE的「抗萬古霉素腸道鏈球菌」是10大抗藥惡菌之一,經常入院及需插喉的病人是感染VRE的高危群組。根據醫管局公佈資料,今年7宗VRE爆發中有5宗牽涉明愛醫院腎科、內科及老人科病房,33名病人受影響,其中3人因其他疾病死亡,另一人被送回護老院後,才被發現帶菌。餘下的兩宗均發生於伊利沙伯醫院的腦外科病房,共33人受感染,其中有4人及1人於被確認帶菌前,分別被轉送九龍醫院和聯合醫院,另有一名病人因本身疾病死亡。
醫管局總感染控制主任曾艾壯表示,今年感染VRE的病人增加,或與VRE帶菌者多數無任何症狀有關,「隱形帶菌者係VRE嘅特色」,故公院即使已追蹤檢測所有親密接觸者,也未必可以查找到所有帶菌病人,他不排除惡菌隨病人轉院,因而於公院之間傳開。
應調查院舍有否蔓延
曾說,由於VRE可生存在人類腸道,帶菌者的糞便是高危的傳播途徑,故計劃於公院常設專責隊伍,負責清理感染VRE病人的排泄物,並已向澳洲一家機構租用價值過百萬元的儀器,以UV光消毒帶菌者曾留醫的病房。
不過,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表示,今年感染VRE的公院病人個案大增,並以長者為主,擔心惡菌已在本港、尤其是安老院舍植根。他認為醫管局及衞生署均有必要與安老院舍合作,調查VRE於院舍內有否蔓延,「政府應該痛定思痛,畀市民睇到佢哋對付惡菌嘅決心,唔畀VRE好似MRSA(抗藥性金黃葡萄球菌)咁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