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同樣有待擴建的瑪麗醫院,獲多位資深教授支持盡快動工。香港醫學專科學院主席梁憲孫指,瑪麗醫院空間有限,令骨髓移植科20多年來都無法擴充,病人即使找到適合移植的骨髓,也要等3個月才能進行手術;同於該院工作的港大外科系主任盧寵茂,和感染及控制中心總監何栢良也形容,瑪麗醫院的設施不及第三世界水平。
於瑪麗醫院為血癌病人進行骨髓移植的梁憲孫昨指,該院骨髓移植中心所處的J座,雖已是院內最新落成的大樓,但亦有20多年歷史,因空間所限,中心一直不能擴充服務,「醫生願意多做幾個病人,但無硬件配合。」
結果,即使病人找到適合移植的骨髓,也要等3個月才能等到手術室和隔離病房進行移植;梁指,由於服務所限,現時中心已無法為非本港居民的血癌病人進行移植,「每個月都有至少一個內地病人被我哋拒絕,要返北京、上海或去新加坡醫。」
何栢良轟設施落後
瑪麗醫院主座大樓是院內最舊的大樓,樓齡逾60年。主座的手術室設於2至6樓,深切治療部則位於主座2樓,與先進醫院將所有手術室和深切治療部集中於同一樓層設計不同;於該院負責肝臟移植手術的盧寵茂認為,這種設計屬60年代,倘有手術室因突發事故需幫忙,醫護人員便要走上走落,不符現代要求。
辦公室位於瑪麗醫院的何栢良亦批評該院設施落伍,「外國專家嚟參觀我都覺羞家」。病房極擠逼,影響感染控制。該院今年4月便被發現有病房的花灑,退伍軍人桿菌含量超標11倍,疑與該院的水管使用逾20年卻無更換有關,造成病人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