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民主領袖昂山素姬,21年前領導全國民主聯盟贏得大選,但軍政權為保政權推翻結果,更將她長年軟禁,共軟禁了15年。花了21年非暴力抗爭,去年從軟禁獲釋的她,終於可重返政壇。全民盟昨日(周一)宣佈,她將參加今年底舉行的國會補選,是她自1990年來首次出選。專家分析,這將為緬甸展開「不可逆轉的民主進程」。
未定在哪個選區出戰
緬甸即將舉行的國會補選,將改選48個議席。雖然選舉日期未敲定,但全民盟發言人那溫昨表示,昂山素姬將參加競逐,初步未定在哪個選區出戰,而全民盟將力爭每個議席,派出年輕及少數族裔代表參選。緬甸總統登盛歡迎昂山素姬的參選決定,更說「希望看見國家發展,發展會影響所有人民」。
昂山素姬向來被軍政權視為眼中釘,去年緬甸舉行自1990年來首次大選,軍政府頒新選舉法,規定曾入獄人士不准參選,更要求政黨將服刑黨員逐出黨,政黨若不從,就要予以取締和解散。全民盟不從,加上不少成員是政治犯,選擇杯葛選舉,結果被取締。
由廢去昂山素姬和全民盟的參政權力,再到昂山素姬復出參選,箇中轉折跟登盛有關。登盛當上總統後,逐步推行改革,去年11月釋放昂山素姬,上月釋放230名政治犯,近日立法給予工人罷工權利,連向來無視民意的軍政權也叫停在伊洛瓦底江(IrrawaddyRiver)的水壩發電工程,修改選舉法,讓全民盟不再杯葛選舉,在上周五開大會通過重新登記為政黨,為全民盟和昂山素姬重返政壇鋪路。
外界相信,昂山素姬返回政壇,將可提高軍政權的認受性,從而幫助緬甸打破現時被國際制裁及孤立的僵局。泰國智庫瓦湖發展研究所的專家翁奈歐(AungNaingOo)認為,昂山素姬參選的決定將為國家展開「不可逆轉的民主進程」,「她將帶來重大改變,即使那只是一點點的民主,但這仍是史無前例的」。
華府形容緬甸出現了「進步的閃光」,美國總統奧巴馬更派希拉莉於下月1至2日到訪,她是緬甸1962年軍事政變以來首位訪緬甸的美國國務卿。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也表示將盡快訪問緬甸,以鼓勵緬甸進行改革。
全民盟在昂山素姬領導下,於1990年大選中贏得壓倒性勝利,但因軍政權推翻選舉結果,勝利戛然叫停。今次他們能夠捲土重來,暫不論結果,總算是非暴力抗爭的一次勝利。
路透社/法新社/英國廣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