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文化堂出版了韋基舜的當年淺談原來已是第二輯了,失覺晒,內容包羅密佈有他拿手的體育拳賽,有風水建築,有歷史人物,儒家、孔學、三國赤壁,這與當年所出版的吾土吾情講的是香港當年他的所見所聞所記憶的又是另一種面貌了。
當年韋翁亮相螢幕,在亞運、世運直播盛會上講評各項賽事;很受歡迎;正因為是唯一的一位不用虛辭浮語,能準確評述賽事狀況,並為愛好體育的人溫故知新上了一堂堂課的主持人,他也曾在有線直播拳賽中擔任評述,由於我怕看拳來拳往頭破血流的場面,從不曾做觀眾,據愛看拳賽的說韋翁往往在開始之後的幾個回合已能準確預測出他以觀察所得令人信服的理由說出勝負關鍵,只可惜他對賽馬沒有興趣,否則若觀拳手如觀馬,定是權威馬評家。然而,我不相信他這一門絕活只憑過往豐富的知識而來,也並非靠年深日久的興趣,或靠網上泛泛資料,對於各項賽事的錄影帶,新出版刊物,他從未錯過,即使今天不再是出鏡的主持評述員,依然孜孜不倦於此,時有評述或與人爭辯擦出火花,旁觀者依然覺得精彩。
讀當年淺談只覺內容豐富,講中國與奧運,今日當年,講香港足運,香港人知道或不知道的事他筆下寫來,有身歷其境之感,本書最精彩的部份是檢討香港的足球為何酋長多過紅番,如何唔益人的令足球市場低迷如斯,鞭辟入裏的指出吾人之所未知。
其實本港足球迷這麼多,市場那麼大,但足運卻一直不起色,外行如我,看了內行人的分析也會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