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柴灣一個家有三胞胎的家庭,因為3歲「三孖仔」同時病了,揭開一個八千元養10口人、住400呎屋的故事。一對收入不多的夫妻供養三胞胎已「斷擔挑」,如今加上老爺、家姑、大伯、姑奶……擠在同一屋內,一家大細靠一人工作賺錢,苦不堪言。三胞胎的父親忍不住「寸」特首﹕「我生咁多政府都冇幫過我。」
記者:馮國良、黎志偉
三孖仔父親王明偉,現年35歲,同齡妻姓佘,92年由內地移居香港,任職超市收銀,月入八千多元。兩人於五年前結婚,三年前王妻證實懷孕,丈夫開心不已,誰知上天開了大玩笑,誕下三胞胎佳傑、佳聰及佳盛,嚴重超出預算。
垃圾站執玩具
原本做廚師的王先生早前失業,間中打散工,一家七口的重擔落在妻肩上。王妻變了精打細算的「格價天后」,買餸揀於街市關門前,專掃特價貨,煲湯剩餘的湯渣炒香再食,廳燈六個燈膽,為慳電只開三個,令大廳十分灰暗。三胞胎的玩具多數在垃圾站執回來,衫褲要靠親友贈送。
慳不得的卻是兒子的醫藥費,兩日前三胞胎同生病,出現發燒感冒,帶去看私家醫生,結果每人診金三百多元,合共千多元,兩夫妻肉赤不已。
事後病情卻未見紓緩,細孖更上吐下瀉,前晚10時許召救護車送院,三胞胎需留醫觀察,醫生估計近日天氣飄忽致病。
王妻表示,三胞胎令他們超出預算非最大問題,家中地方狹窄,將有越來越多人居住才是最迫切問題。她解釋,家住富景花園400多平方呎單位,由老爺家姑早年購下,以前丈夫與父母居住,婚後誕下三胞胎,人口大增;加上大伯批准來港定居,早前姑奶兩公婆又申請來港,住客暴升至10人,每人平均只得40多平方呎,而且一家人只靠王妻的八千元收入過活。稍後,大伯的兩女一子亦來港團聚,上址將變成一屋13人。
申請公屋嫌細
她稱,住所如難民營,她們一家五口住一間房,同睡一張床,雙人床五人打橫睡,成人手腳長需用凳墊腳,有時雙腳半天吊,麻痹醒。另一間房是老爺家姑居住,大伯及姑奶做廳長。
「曾蔭權鼓勵香港人生仔,搵笨㗎,我生咁多又冇人幫我。」王先生抱怨地數年前見人滿之患,已申請公屋,連多數屬凶屋的特快單位也不介意,之前曾通知揀樓,但單位太細揀不落手,被迫續與家人逼在一起:「仲敢生咩,邊個養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