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未齊五銀行被要求拆倉還原

文件未齊
五銀行被要求拆倉還原

被金管局要求拆倉還原的交易,市場人士認為,不代表存在虛假貿易或刻意套滙而受懲罰,只反映在當局最新「理解」下,跨境貿易證明未齊全以符規定,致使原來經清算行在滬已完成的持倉交易,要逆向還原。金管局對銀行的合規查核仍在進行中,據悉,迄今有被要求拆倉還原的銀行,最少約4、5間,包括大行及中型銀行。

滙豐渣打:未遭要求

不過,兩間發鈔行滙豐及渣打香港則表明,沒有被當局要求拆倉還原。消息稱,過去一年,滙豐並無使用清算行在滬兌換窗口平倉,故不存在拆倉還原問題,即使在人民幣離岸價CNH倒掛(即滙價較在岸價CNY弱),而要選擇以CNY沽售人民幣再購入平美元時,該行亦主要透過代理關係的附屬機構滙豐中國在滬的CNY額度平倉。滙豐發言人回應說,該行經查核後,沒有拆倉還原需要。
傳聞為其中一間拆倉還原「大戶」的渣打香港,其發言人亦重申,該行沒有被要求拆倉還原。多間接受查詢的銀行均表示,已嚴格遵守監管當局規定。

拆倉若太大 經CNH

金管局發言人表示,在人民幣業務上「沒有發現重大違規」,個別沒有齊全文件以證明屬跨境貿易的個案,該局已要求參加行拆倉還原,目前並無參加行因屢次違規而被暫停使用兌換窗口,但該局未有評論,已被要求拆倉還原的銀行數目。
所謂拆倉還原,是指參加行本來經清算行在滬兌換窗口,例如以在岸價CNY沽售一筆跨境貿易項下的人民幣,現因被指證明文件不足不符資格,銀行須以當日沽出價,掉頭在CNY市場購入人民幣。財資界指出,若拆倉規模不大,一般可透過其他交易調動,「吸納」還原盤的影響,但拆倉額若太大,便要經離岸價CNH市場,隨後沽出等值於CNY所購金額以進行平盤,市況如不配合,賬面便可能錄得損手。
業界認為,在新規定下以人民幣進行跨境貿易,須「驗明正身」而提交的第三方證明文件,個別要求與傳統貿易營運方式未必配合,例如銀行要確保記名提單所列承運人與最終收貨人,全程必須一致,但不少涉及商品或大額貿易交易,中間經多重轉手再售是常見現象,難以確保落單時記名的公司是最終收貨人,銀行亦難以追蹤中間涉及的轉售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