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經濟疲弱,中遠太平洋(1199)董事副總經理黃天祐大聲疾呼,指航運業並非重災區,即使歐債危機焦點的希臘,集團第三季在當地的碼頭貨櫃處理量仍急升112%。不過此際經濟波動期間,他指集團不急於對外擴張。
記者:周燕芬
「經濟差,航運差」,黃天祐認為這是很情緒化的推論,「好似啲名嘴,市好就隻隻都好,市差就隻隻都差!」他強調,貨運貿易中,不少是日常必需品,與經濟周期關連度很低。「發生經濟危機,唔通唔用廁紙,唔食薯片,唔飲汽水?」所以即使經濟衰退,航運業並非最受影響,主要是奢侈消費品的貨運影響較明顯;而除非客戶倒閉,否則碼頭業務受經濟波動影響不大。
無損生活必需品需求
不過經濟波動,中遠洋的對外擴張便較為謹慎,不急於收購。他指出,旗下碼頭如南沙、希臘等,仍有不少盈利增長動力,「經濟不明朗下,唔會迫切進行收購,除非好着數!」
集團希臘碼頭Piraeus在歐債危機下,第三季仍保持業務顯著增長,處理貨櫃吞吐量上升112.4%至31.1萬個,歐洲的比利時Antwerp碼頭亦升41.8%至29.4萬個。
他解釋,由於希臘改為僱用一批非工會工人,成本得以下降;加上投資了新機械設備,提升營運效率;還有取得新客戶地中海航運,並成為該碼頭第一大客戶所致。同樣,比利時碼頭亦是取得新客戶而刺激了使用率。
本季業務料保平衡
中遠洋第三季度純利按年下跌5.5%至9449.7萬美元,主要是持有21.8%權益的聯營公司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期內盈利貢獻下跌42.5%至3680.5萬美元所致。
黃天祐表示,由於今年初預期全球貨運需求增長,客戶均趕及年初時訂購,全球集裝箱製造需求於今年上半年提前體現所致;事實上全年計算,今年集裝箱定單與去年相若。
集團於今年和去年均有出售碼頭資產錄得特殊收益,他表示,主要是一些沒有控股權的非核心碼頭資產為出售對象,再將資源投放於核心碼頭上;他指這些均非常規行為。
展望第四季,他說基本已成定局,業務可望保持平衡;碼頭業務波動性不大,而租箱業務基本為長期租約,出租率達八、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