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潤創業(291)季度業績令人失望,股價隨之滑落,市場對其消費概念能否發揮存疑。
華創9月止第三季核心盈利6.82億元,按年跌15.5%;首三季盈利18.89億元,按年增3.3%,增幅明顯被第三季拖低。
第三季各項業務均受壓力,特別是零售業務,期內併購江西洪客隆百貨,並大事擴張,零售店舖增加400間達3800間,營業額雖增26%,而核心盈利只有5700萬元,按年挫66.1%,按季亦跌60%,但首三季業績仍增2.4%,同店增長11.6%,只是受惠於物價上升,而工資及稅項增加提高經營成本,使利潤受壓。進駐多個新市場,仍待與當地消費者習慣磨合,加上當地競爭,部份新店未能作出貢獻,第三季淨利率只有0.32%,遠低於上半年的1.96%。
PE偏高 弱勢難改
第三季是啤酒旺季,但主要市場陰雨天偏多,營業額只增19.3%,上半年則增27.8%,加上成本上升,核心盈利雖達5.34億元,但按年只增1.5%。
食品業受活豬漲價影響,遠洋捕撈及水產品加工則受高油價影響,第三季營業額雖增35.9%,而核心盈利只有5200萬元,按年只增2%,而第二季則為7300萬元,第一季更達1.14億元。
飲品業務第三季營業額增長45.4%,盈利為6200萬元,按年減少26.2%;與麒麟控股的合營公司於8月中成立,對盈利攤薄。
華創今年增加零售店約800間,擴展過速,相信管理未能配合,以致淨利率急跌,華創預期短期仍受壓力,未來一年專注消化成本的上升,增加規模效益,看來大事發展後需時鞏固。
以核心盈利看,首三季仍增3.3%,全年估計變化不大,股價跌至25.05元,預期PE仍高達30倍,筆者一直認為其PE偏高,但作為內地消費股龍頭,常獲較高評價,亦反映市場對此繼續期望,但經此一役,弱勢難改,必須待業績改善,吸引力始能重現。
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