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失明少女跑出自信

專訪
失明少女跑出自信

【本報訊】16歲,正值人生花樣年華的開始。傅提芬卻因一場急性青光眼,像被推進絕望深淵,從此不見天日。一次偶然機會,提芬接觸了盲人長跑隊,和其他失明人士一同在運動場上站起來,令她重新振作,投入社會,用汗水和堅忍,在這崢嶸歲月中重拾光明與希望。
要普通人閉上眼走路,大概不消走五、六步就會嚇得睜開雙眼。在港島區工作的提芬,坦言每次到石硤尾山上配水庫練跑都遲到:「失明人士要出街真係好難,放工繁忙時間逼車過嚟好辛苦,我哋走唔得快,真係同時間競賽。」步行都已經如此困難,那怎樣才能跑起來?

提芬和領跑員Chris兩人經常夥拍參加不同的馬拉松比賽。讀者提供圖片

憑毅力跑完全馬

但現年二十多歲的她,參與了長跑隊三年多,卻沒想過放棄,主要因為跑步助她建立自信,「做運動可以令到個人樂觀開心啲,跑步對盲人嚟講係挑戰,完成到會好有滿足感。」她現時為田徑隊中少數可跑完全馬的運動員,跑步對她意義重大:「盲咗之後我冇做嘢,自信低落,跑步令我重新振作。」
09年一次機緣巧合,她加入長跑隊並成功完成一次10公里渣打馬拉松,令信心大增,及後更成功找到電話推銷工作:「做呢行一定有好有毅力,成日會俾客人CUT線,但跑步幫我鍛煉出毅力,令我樂觀面對前路同困難。」

領跑員都會穿有寫着「領跑員」三字的背心。

因跑步「企番起身」

精神以外,提芬笑說不希望成為家人負累:「我都已經盲咗,如果連自己身體都照顧唔到,成日出出入入醫院麻煩屋企人都唔得㗎嘛!」眼盲心不盲,遭遇如此巨變後,要經過怎樣的磨練才能再次展露歡顏,將一切苦難一笑置之?這班失明人士,大概都已從跑步中找到答案。
盲人長跑隊由盲人體育會於兩年前在一群社會熱心人士協助下成立。本身為田徑教練的義務教練林威強表示,每一個失明人背後都有一個故事,兩年來看到不少人因跑步「企番起身」,「有位太太稱知道老公包二奶喊盲雙眼;又有一位英文教師因視網膜脫落失明,最後失業大受打擊;仲有一位本身係電工,考到全香港只得幾個人有嘅電工牌,事業起步之初眼睛就出問題」。他指很多隊員最初加入時均十分封閉,不欲與別人接觸,「跑步令佢哋嘅信心出返嚟,開放個心同人溝通,有啲人仲成功搵工,重新投入社會」。
他認為盲人跑步很值得推廣,因失明人士用盲人杖多年,身體部份肌肉繃緊,又少做運動,須多做運動防止筋骨退化。他希望長跑隊可每年到海外進行一次比賽作交流:「盲人嘅生活圈子好窄,第一年咁啱有人贊助,有十幾人去吉隆玻參加長跑賽,佢哋好勤力練習,下個月我哋會去台北作賽。」
但該會缺乏經費,難負擔跑手及領跑員的旅費。「領跑員好有心幫班失明人,但係佢哋未必有錢支付機票同住宿費」,他盼社會人士援手為長跑隊打氣。

領跑員和跑手的互信就是建立在這條帶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