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澳門大賽車新增路車挑戰賽,採用無限量改裝街車,除吸引一批日籍職業車手參加外,亦為本地車手造就踏足專業賽車舞台的快捷階梯,利用平日於街道常見的歐日辣車作賽,車迷的投入感大增。吸收去年因壞車退出的慘痛經歷,TRC車隊首席車手鄧智倫,今年揸部500匹三菱EVO8代火併各地好手,結果雖不能奪冠,但完成10圈賽事算有交代。
文:沈啟泰
攝影:陳盛臣
Profile
姓名:鄧智倫
年齡:36歲
2000年首次接觸賽車
2010年HKAA路車挑戰賽冠軍
港車手爭口氣
有留意本地賽車消息的車迷,對今日的主角James並不陌生,從中國賽車場Trackday第一搞手,到近年轉戰東南亞各大小汽車飄移賽事,都不難找到他的蹤影。於今年首次的中環F1街道表演中,James更被大會邀請成為飄移表演特別嘉賓,為本港車手爭一口氣。
邀星級車手增技術
在賽車場上,James認為自己仍有不小進步空間,要不斷學習提升技術,更邀請星級車手教授,永不言倦!
「近年內地車手邀請了台灣車手做教練,技術大躍進,加上自己去年參加了澳門路車賽,雖然因壞車而結束賽事,但自問技術仲有提升空間,所以過去一年我邀請兩位日本大師級職業車手為我特訓,一位是織戶學,另一位是谷口信輝,兩人都是當今炙手可熱嘅星級車手,有佢哋嘅教導,以前我落Brake嘅地方,家仲可以加速,變相造出更快時間。」
澳門賽道最吸引
世界各地賽車場多如繁星,但每年的澳門賽車仍能吸引數以萬計的車迷來觀賞,James話因為贏輸靠一個關鍵!
「澳門呢條由街道改建而成嘅賽道最吸引我,筆直大路由數個高速彎連接起嚟,而上山後全部由迂迴嘅大小急彎組成,據我兩位日本師傅所講,山上嘅細彎無論幾搏命幾快都好,車手們嘅分別都可能只係零點幾秒到一秒,但相反如果喺連接大直路的幾個高速快彎上落功夫,每個彎分分鐘可以快兩至三秒,呢個就係贏輸關鍵,當然要克服賽道兩邊無任何緩衝區,只得硬牆嘅心理質素,亦係澳門賽車場獨有嘅吸引之處。」
獨愛露筍天生好彎
參加了兩年澳門路車賽,James都是駕駛坊間稱為露筍的三菱Evolution8代作戰車,他認定它天生靈活好彎,非常適合於狹小的賽道使用。
「露筍8代雖然已面世數年,喺英美有好多改裝公司都有充足數據,改裝零件嘅售價同耐用度都較日本產品好。我部車家嘅最大輸出維持喺500匹左右,全車偷輕加上大量Topmix碳纖車身部件,車重只有1,260kg,配合專誠為澳門賽事研製嘅DryCarbon直傳動軸,面對600至800匹對手,相信可以喺直路緊貼其後,靜待彎中利用車輕優勢超越!」
後記:
今年,由於James戰車的馬力輸出跟對手有一大段差距,所以他認為能夠躋身前列位置,並且完成10個圈賽事算有交代,走出壞車的陰霾,期望下屆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