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欄目《金融人語》上月底披露,管理250億美元資產的索羅斯對冲基金,在曾蔭權發表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後,派出駐港基金經理四出探訪香港地產業人士,收風兼搜集數據,為重大投資部署作準備。至於睇好抑或睇淡,就不得而知。
樓市狂漲政府造成
其後我留意到有媒體跟進報道,首先指,索羅斯左右手也有跟外資大型地產基金交流,是想捕捉香港樓市轉勢下滑的機會,似睇淡居多。然後內地報章指,索羅斯其實正籌備成立中港房地產基金,投資兩地物業,即是想長期Long中港樓市。
媒體信息南轅北轍,索羅斯點睇中港樓市,相信會繼續成為各方揣測的話題。我沒有索羅斯基金的InsiderInformation,但相信索羅斯要買香港磚頭尤其是投資住宅物業,仲未係時候。
香港樓市其實從來遠離自由市場運作,政府的政治判斷,主導了樓市起落。政府控制了香港幾近全部土地供應,港鐵(066)和市建局擁有最大的市區新盤盤源,加上其他調控手段,即使政府當年終止居屋政策,地產市場依然一直是政府積極干預的領域。政府2002年開始停止賣地,任由長期供應短缺,直接造成過去數年樓市狂漲的局面。
曾蔭權在任期餘下不到一年的時間,才承認房屋政策失誤,開始認真地從長遠供應着手,重新建立土地儲備,配合居屋翻生,目標是每年提供4萬新住宅單位,私人和公營房屋各2萬。單是2萬私人住宅單位,就比2006至2010年間每年平均供應量1.3萬餘個,多出超過五成,如果連同5000個居屋單位(其餘1.5萬個公營房屋是指公屋),供應量增加近倍。
時機錯配跌勢放大
增加供應是調節樓市的王道招數,重新建立土地儲備及推出居屋,確立長期住宅供應量目標,連同之前額外印花稅和收緊按揭等措施,如能早作規劃,在升市初期分階段按形勢出招,本可以防範泡沫不斷膨脹。但曾蔭權後知後覺,也可能因為懼怕遭地產財閥向北京告狀,累自己保不住份工,要拖到任期末段才出手處理這個結構性問題,時機上遇到歐美經濟徘徊衰退邊緣,中國也開始出現自己的民間信貸危機,時機錯配,政策效果將會被放大,相信香港樓價將會有可觀幅度的下調。
香港樓價比今年高位僅輕微回調約5%,如果索羅斯現在就想入市,似乎為時尚早。金融界經常說,中國股市是政策市,其實香港樓市同樣是政策市,索羅斯的香港基金經理現在要收的風,是明年7月就任的新一屆特區政府,是否會跟曾蔭權寫好的劇本演繹房屋政策。
丘亦生
金融中心fanpage:
http://www.facebook.com/hkfincen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