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唔驚死,最驚就係病!」88歲獨居蝶婆婆百病纏身,每日要服多種藥物,但她是文盲,不懂看藥包資料,每次吃藥也擔驚受怕。自參加了聖雅各福群會「HealthBank扶病助弱計劃」後,有藥劑師上門教服藥知識,令她安心得多。
蝶婆婆習慣認住藥物形狀服藥,惜有次覆診藥物換了包裝,令她不知所措,即致電聖雅各福群會社工岑智榮哭訴,岑遂安排註冊藥劑師陳羽微上門為蝶婆婆檢查藥物,並教她使用圖畫服藥時間表。
陳羽微說︰「針對長者記憶力差,我用膠袋將每一款藥分開,胃藥就畫個胃喺上面,標明食藥時間,等長者按圖執藥。」一年來已有10名長者使用它,成效不俗。
岑智榮則表示,該計劃亦資助貧困病人買藥,經社工轉介可到惠澤社區藥房以市價三至六成的價錢,購買由公立醫院或診所醫生處方的自費藥物。
眼疾婦獲助藥費
右眼患黃斑病變的金婆婆(78歲),靠每月1,000多元傷殘津貼維生,獲該會資助三針共2.7萬元藥費,得保視力。該會計劃未來聘請配藥員協助藥劑師,每星期到長者家確保其依從藥劑師的安排及次序服藥,避免誤服。惟推展計劃經費未有着落,盼社會人士捐款支持。查詢電話:81078324
藥劑師指導長者用藥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董賴愛倫指出,藥劑師可助核實醫生的處方,「長者多病痛,會睇幾個專科,醫生處方時未必了解病人喺其他專科食緊乜嘢藥」。藥劑師能擔當協調的角色,指導病人用藥,解釋藥性、藥理及正確用藥,避免服藥過量產生副作用。賴認為,香港應仿效歐美加,推行「醫藥分工」,醫生負責診症及處方藥物,藥劑師配藥及售賣,防止藥廠向私營醫生輸送利益。
食藥越多依從性越低
老人科專科醫生佘達明表示,長者服藥數量越多,藥物依從性越低,會經常忘記服藥。「藥物分好多種,飯前、飯後、睡前、四小時或者六小時服用一次都有,長者記性差好易混淆,甚至唔記得」。佘指出,10名長者中,差不多百分百都時有忘記服藥。當醒覺忘記服藥,會擔心影響病情,憂心忡忡,精神狀況變差。他說,老人科醫生多數會安排長者在早上及睡前服藥,較容易記住。
社會服務
◆報料熱線:29290000
◆社會服務熱線:29908288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2990868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傳真:37112468
◆網上捐款: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donate
◆各類表格: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forms
匿名投訴恕不處理。一經投訴,本報保留刊登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