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了再說 - 高慧然

爽了再說 - 高慧然

以前認識一個朋友,對「廚房佬」有根深柢固的驚恐,外出吃飯,無論是去快餐店還是大酒樓,端上來的菜炒煳了,甚至A餐變成了B餐都硬着頭皮吞下肚。他說,「千萬別投訴,別得罪廚房佬,否則,換回來的食物會加料。」
前些天,美心快餐店一位尚未離職的廚師把在廚房用鮑魚刷炒飯的片斷放到網上,把我朋友的想像以令人惡心的畫面呈現在網民面前,引起公憤。
這是令人費解的事,廚師把自己的惡行公告天下,行徑與「頭文字B」的父母如出一轍。互聯網不是讓人變蠢了,而是激發出人類潛在的要引人注目的天性,每個人,總想做些甚麼,擺脫路人甲乙丙丁的身份,成為一日明星,或受瞬間關注,於是各出奇謀。而令人厭惡的行為總是格外引人注目,引起公憤比獲得全民喜愛容易得多。無論你是甚麼人,無論你多好,總有人不喜歡你。可是,只要挑戰了約定俗成的厭惡底線,或者像「頭文字B」的父母那樣,以犯法行為沾沾自喜,要甩掉路人甲乙丙丁的身份,易過借火。
以前,人類的世界很小,結識的朋友或者惹下過節的敵手都是所涉足的地域圈子內的。有了互聯網,地域界限被打破,網民知道,他做一件甚麼事動輒能把全世界的人的眼珠都吸引過來,這比以前受小眾注目刺激太多!所以,不惜自暴惡行,爽了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