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小學生人口回升,令今年小學一年級自行分配學位成功率僅45.5%,不足一半學童獲心儀學校取錄,比率創14年新低,其中近9,500名學童因「世襲制」取得小一席位,比去年增400人,變相削減了其他學生入學機會。記者:彭美芳
明年九月升讀小一學生有45,715人,比去年增加約2,700人,下周一將公佈「小一自行分配學位」結果。教育局表示,今次有20,795人成功取得小一學位,成功率為45.5%,較去年下降2%,創14年新低。
不限地區報名拖低成功率
在2萬多名幸運兒中,他們分別採用「世襲制」或「計分制」方式報名,其中9,480人透過「世襲制」成功取得小一學位,比去年多400人。「世襲制」指學童的父母是該校校友,或兄姊是校友或在校生,又或者父母所任職的小學,該校必定要取錄有關申請學生。由於學校最多拿出一半小一學額作自行分配,若「世襲制」成功者多,即減少了其他學生入學機會。
成功申請人下周一或二,帶同申請表格副本到曾報名的小學查閱結果,下周三或四到學校辦理註冊手續,教育局指若家長未能於指定時間內註冊,作放棄學位論。下一階段為統一派位,家長可於明年一月報名,選出3所跨區小學及27所本區小學,但過去連續三年,統一派位的跨區選校成功率只有約14%。
津貼小學議會主席、聖公會聖雅各小學校長張勇邦表示,2012/13學年的小一生比今學年多,競爭較去年激烈,再加上小一自行分配學額不限地區報名,吸引大批家長爭相報讀,自然拖低成功率。他認為「家長不應孤注一擲,各區有不少做得好、具實力的學校,(報讀)區內有名氣的小學,反而更有保障。」
林太的大兒子今年讀中一、小兒子讀小五,同樣讀聖公會柴灣聖米迦勒小學,她早在七年前遷入柴灣時,鑑於港島傳統名校難入,於是為大兒子報讀當區名校,小兒子也透過世襲制入學。林太表示,兩兒子同校除方便照顧,也可了解學校考試制度、老師等,加快小兒子學習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