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秋收季節!全球農產品過去幾年一直出現供求失衡的現象,至今情況仍沒有多大改善,其中玉米市場尤其緊張,這同時也拉動部份上游行業的表現。
農產商品目前的上升趨勢自2010年6月底開始,由於東歐天氣欠佳,北美的種植條件轉差,令穀物產量預測不斷下跌。德盛安聯預期穀物市場將至少需要二至三次創紀錄的收成,才可以回復過去的庫存水平。
在過去數年,全球穀物需求一直穩定地高過供應增長,令全球糧食短缺問題越趨嚴重。舉例說,全球目前約有50日的玉米供應量,遠低於過去41年來的平均數90日。玉米供求緊張情況達歷史水平,導致玉米價格高企。而玉米價格高企,令農夫因而有巨大誘因善用有限的耕地以盡量增加收成。
由於耕地面積有限,農夫須對肥料、灌溉及農業機械等可提升收成的設備作出重大投資。在2011年及2012年的銷售年度,美國的肥料使用量預期增長達4%,接近1980年及1981年的歷史高位。小型生產國(尤其是阿根廷及前蘇聯)的預期產量增加,應會刺激肥料需求進一步上升。
盈利增長吸引
雖然肥料生產商於金融危機期間受到嚴重打擊,但目前的情況將不會令2008年及2009年的歷史重演。當時,美國玉米庫存足以應付51日的需求,而全球庫存則足以應付69日的需求(現時則分別為19日及50日)。
與2008年及2009年的情況相比,現時穀物市場供應甚為緊張,農產商品價格於最近的股票拋售潮期間仍保持強韌。因此,農夫在今年秋季的利潤將達歷史紀錄水平,有助其增加農業投資。
鑑於大部份收成增長來自使用肥料,肥料業可望受惠於農夫不斷增加產量,以配合全球糧食需求增長。在新一輪價格推動需求的環境下,肥料生產商顯然是贏家。致力增加收成已將2011年及2012年的肥料需求大幅推高,產量大增,加上定價能力強的環境因素下,有助肥料業抵禦近期下挫的市況。
基於這些因素,部份分析員預測未來12個月肥料商的每股盈利增長達49%,更有預期可再攀升5%至10%。目前整體市場預測每股盈利增長約一成半並可能下跌,我們預期肥料股在增長放緩甚至停頓的環境下,盈利增長仍具吸引力。
德盛安聯資產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