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報說80後婚禮最低消費40萬,用以支付婚宴、婚紗、蜜月旅行等開支。另有報道說平均消費為26萬。不管哪個數字更貼切,看來婚禮消費動輒六位數字冇走雞。一個新娘狀似無奈地為奢華鋪張婚禮解釋:「總要見得下人。」
甚麼叫「見得下人」?「見得下人」的標準又是甚麼?甚難有統一答案。關於婚禮,很「見得下人」的其中兩個婚禮,包括查里斯王子與戴妃的婚禮,還有九七年香港與大陸融為一體的那個。倘若仍記得那兩個慶典的話,讀者當不會否定,婚姻比婚禮重要得多!婚禮只是一個慶祝儀式,如何維繫婚姻,如何確保婚姻幸福才是長遠重要的課題。某一天,若夫妻二人成為怨偶,並最終離異,那麼,人們記得那奢華的婚禮又如何?添增唏噓。
對普通家庭出身、月入中等的尋常80後來說,40萬或26萬都非小數目,很多人更在為上樓盤的首期犯愁,如果是我,我會選擇跟至愛親朋食餐飯分享幸福,把錢用作首期或傍身才是展開長遠生活的態度。靠借貸充面子,把一場婚禮看得比日後婚姻更重要,在我看來,「話之以後點」的味道甚濃。
很多人愛用「一生只有一次」作理由,作一日主角。但是,洗淨鉛華之後,那些一天緊接一天的平凡時光,才是生活的真實,而每一個人,都是平實生活的主角,何不享受平淡與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