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透過香港拓展人民幣離岸市場,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應用,已引起美國高度關注。美國國會專家小組評估,未來5至10年人民幣對美元的挑戰將加大,建議美國政府全面評估對華政策。
美中經濟和安全審議委員會主席WilliamReinsch稱,「中國政府在香港的舉動,表明挑戰即將來臨」,香港人民幣市場在不到一年時間,取得巨大發展,每日成交量已相當於美元計價市場的11%。現時全球外滙市場,人民幣每日交易規模僅佔整體的0.3%;而全球外滙市場每日成交量達4萬億美元,美元相關交易規模佔85%。
該委員會發表報告指出,中國希望通過與外國企業和境外金融中心,特別是香港的雙邊貨幣安排,為實現人民幣的全球化打下基礎。高盛代表對委員會稱,香港獲選為離岸人民幣交易平台,是因為北京能夠對市場施加全面控制。
據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8月訪港期間宣佈的計劃,更多內地金融機構將可在港發行人民幣計價的債券。美國國會專家小組報告建議,考慮到中國在經濟和安全方面對美國構成的挑戰日趨嚴峻,美國有必要委託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就現行對華政策開展全面評估,以「確定是否需要作出改變,以應對中國對美國國內外利益構成的越加複雜且嚴重的挑戰」。
中國9月恢復增持美債
報告又指出,中國滿足於作為全球低端製造業工廠的時代已過去,中國希望能帶領躋身高科技產品、高端研發及新一代產品領域。Reinsch更表示,美國已經意識到,指望中國徹底融入西方的經濟和政治體制是不切實際。另外,世界貿易組織(WTO)將於未來數月研究國際貿易規則,評估是否可對操縱滙率進行「懲罰」,被視為劍指人民幣。9月中國所持美國國債總計11483億美元,繼續位列各國之首較8月增持113億美元,即過去半年中國僅8月份減持美國國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