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歐美市場損害投資者信心,令資金流向中國和新興市場,連ETF(交易所買賣基金)亦受惠,安碩(iShares)表示,該公司的ETF上月錄得13億美元(約101.4億港元)資金流入,除扭轉9月份的淨流出勢頭外,流入金額更是全年單月新高。
貝萊德董事總經理及安碩亞洲(日本除外)業務主管李婉雯透露,因為歐美經濟續差,令基金要找尋更穩定的投資組合,故資金流入中國和新興市場。安碩旗下ETF上月已由淨流出變為錄得13億美元淨流入,她預期年內淨流入情況持續。內地經濟繼續增長,加上A股有反彈迹象,她預期中國相關ETF將成未來一個亮點,惟她未有透露中國和新興市場上月流入金額。
贊成增ETF透明度
貝萊德董事及安碩亞洲研究投資顧問主管陳團團表示,A股有逾萬億美元市值,而港股市場只為其25%,當中A+H股上市的只佔180億美元,當中又高度集中於金融和資源板塊,故投資H股難以全面受惠於內地市場的增長機遇。他補充,A股往往較H股有溢價,綜合所有股份,過去5年為50%,若要更全面投資A股市場,ETF是一個不俗選擇。
至於近期證監會要求ETF抵押品要100%覆蓋率,李婉雯預期,安碩管理的ETF將不受影響,她亦歡迎監管機構要求提高有關產品的透明度。她解釋,安碩旗下ETF早已將抵押品提升至相關水平,交易對手亦有超過10個,可達分散風險之效,而其資產分佈亦在現金、債券和股票方面取得平衡,故預期監管要求不會對安碩構成影響。
全球ETF有97%由3大供應商發行,另外140多家供應商僅能提供餘下3%,李婉雯預期ETF供應商將出現整合潮,導致規模較小的供應商會被併購,令大供應商更具競爭力,她預期作為龍頭之一的安碩將可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