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銀行巧妙利用理財產品吸存達標的妙計將會失靈,內地媒體報道,尚福林新上任主席的中銀監,已召開會議,向銀行口頭明確叫停1個月期限以下的短期理財產品,但封鎖期限及產品種類仍待釐清。分析指出,中銀監為堵塞變相的高息搶存,尤其是避免年底前或爆發的搶存潮,此舉將嚴重打擊中小型銀行。
《21世紀經濟報道》引述接近監管機構的消息稱,尚福林在一個經濟形勢通報分析會議上提出,要求原則上不允許發行1個月及以下期限的理財產品;主因擔心銀行過度依賴短期理財產品吸存,造成存款於月初、月中、月底大幅震盪,誘發流動性風險。
《南方日報》亦以相關銀行人士的消息證實事件,並提到有關指令雖屬口頭要求,但要求銀行書面保證不發行超短期理財產品,以及承諾發行新產品的額度不超過第三季度總額。口頭禁令沒有明確會否趕絕循環滾動發行的短期產品等,銀行仍在觀望政策的進一步釐清。市場上的短期理財產品,回報率普遍達4厘以上。
嚴格執行考核要求
內銀今年以來發行理財產品空前熱烈,主要通過精準設計產品的到期期限等,再以高息吸納到期資金,以增加衝時點存款,應付季末和年中存貸比率考核。中銀監早於7月已叫停6類理財產品,並特別要求銀行謹慎發行7天以內的超短期理財產品,9月30日更緊急發通知叫停超短期理財產品。
但這種為搶存而隨意抬高收益率的理財產品,一直屢禁不止,成為新任銀監主席尚福林須嚴治的首要事項。他在會議上重申,要嚴格執行存貸款指標日均考核要求,嚴禁通過理財產品變相吸存來規避監管。
市場分析稱,叫停超短期理財產品,對大銀行影響不會很大,但中小銀行則十分頭痛,打擊非常嚴重,月底和年底做短期存款的壓力很大,只能多發長期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