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湧海爆三分一成交額來自內地港股地下鐵偷步通車

謝湧海爆三分一成交額來自內地
港股地下鐵偷步通車

【本報訊】「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中央的政策是否百分百能落實執行,一直存在疑問。中銀國際副執行總裁謝湧海便很坦率地披露了金融政策真實情況。港股直通車自97被煞停後,一直只聞樓梯響,但實際情況是「直通車不開,地下鐵一直在開!」記者:周燕芬

謝湧海出席在香港舉行的「中國海外投資年會」上向中外嘉賓作出大膽估計,目前本港股票市場的交易金額當中,有三分一來自內地資金。外管局雖然對個人境外用滙有5萬美元的規限,但不少自由行客戶都有來港開設股票賬戶做買賣,自由地投資,「制度是制度,但執行是執行」。
又例如本港H股公開招股,按照國家政策是不可以售賣予國內人士,然而這條法規根本執行無效,縱使制定了政策,但國家外管局、中國證監會以至香港證監會,沒有一個監管部門負責落實執行有關政策!
另外,謝湧海於昨日中國海外投資年會上指出,中國企業「走出去」是正確發展方向。因為當前美國已開動印鈔機救經濟,而歐債危機問題若未能解決,他相信最終亦會以印鈔來處理。然而中國3.2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均以持有美元、歐元、日圓、英鎊等貨幣為主,黃金持有量只約1.5%。歐美印銀紙意味著中國所持的外匯儲備將被攤薄!中國企業走出去則可以購買較實在的資源、礦產等實體經濟。
而中國企業要走出去,到海外投資,謝湧海建議可先到香港上市,利用香港的股票融資平台協助其海外收購行動。他解釋,一般的外國併購活動,都不會全部動用自有資金來作收購,而是部份透過可換股債、公司股票、認股證等金融產品,作為部份支付方式;這樣可幫助企業保留資金,用作收購後企業的營運等其他用途。

籲增企業融資渠道

不過由於內地股票市場並未開放,海外被併購方亦不會願意持有國內A股公司發行的股票或認股證,因此需要借助香港這個資本市場,推動內地企業走出去進行併購活動。
這個制約,令到現時中國企業往海外併購,均以自有資金,以及銀行貸款為主要融資途徑;以股權支付方式則比較少。他又建議增加企業融資渠道,包括放寬企業發債,增加企業融資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