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爸「三天一頓打」三子女入北大

狼爸「三天一頓打」
三子女入北大

美國有「虎媽」,中國有「狼爸」!育有四名子女的蕭百佑,以嚴厲的體罰教育,成功將三名子女送入北京大學,小女則送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轟動內地。他提出「三天一頓打,孩子進北大」的口號更引起廣泛爭議,成為近期內地親子熱門話題。輿論譽他為「中國狼爸」,專家則批評他倡導「奴性教育」。

「我都估唔到,內地媒體咁關心我培養子女的事。」身在北京的蕭百佑,昨接受《蘋果》記者電話採訪時,對自己近期成輿論熱點表示無奈。內地出生、現持香港身份證的他,大學畢業後娶香港籍女子為妻,兩人育有一子三女,一家長期在內地生活,四名子女中,三個相繼考入北大,小女兒則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成為輿論焦點。

「不是亂打 先明家規」

蕭百佑坦言,他對孩子採用的教育方式,與美國虎媽如出一轍,即嚴厲的體罰:吃飯坐不好,打;拿筆方式不對,打;功課背誦不流利,打;說謊,打;與小朋友爭吵,打;被老師批評,打;放學不準時被接,打;未經同意睇電視,打;考試粗心大意被扣分,打;書本作業本不整潔,打;丟失文具衣物,打。
「三天一頓打,孩子進北大」,這是蕭百佑的口號。「我不是簡單體罰,更不是亂打,要打得科學,打出藝術,要先明家規、定尺度。」蕭在受訪時說:「要讓孩子知道,怎麼做是對,怎麼做是錯;錯的是新錯還是重犯。錯了打哪裏,打多少下,打的時候不能有不良反應。打完後要孩子表述受罰後的決心。」
蕭百佑指,孩子身上有動物性、人性、社會性。12歲前動物性特徵比較強烈,須用打的方式讓孩子懂是非道理。「孩子12歲前我都是以打為主。」他說:「但到12歲,孩子為人品行已成形,我就不會動手,而靠說教。」18歲後孩子才有社交需求,故他規定子女上大學前不能交朋友,只能有親人、同學兩個概念。
他稱,知道孩子也曾表示「沒有快樂童年」,但他認為,童年並不真正理解快樂的含義,「現在他們都考上名牌大學,我相信他們回憶時,不再是痛苦。」
蕭百佑又指,打完孩子之後,一旦孩子有改正,有進步,就要及時加以鼓勵表揚,「比如,炒個孩子喜歡吃的菜,問孩子喜歡去哪裏玩,帶孩子去買一本他鍾意的圖書等」。

各地家長送孩子到狼爸家

蕭百佑被內地輿論譽為狼爸,但也遭眾多專家學者質疑批評,甚至指他倡導奴性教育。但他堅稱自己是「天下最好最負責任的父親」。
據悉,各地已有30多個孩子被父母送到蕭百佑在北京家中,接受狼爸教育。蕭希望,退休後建一所私塾,為社會提供服務。
江蘇《揚子晚報》/蕭百佑博客/《蘋果》記者

「狼爸」蕭百佑小檔案

原名:蕭錦華
年齡:47歲
祖籍:廣東南海
現居:北京
學歷:廣州暨南大學國際金融系畢業

經歷:
‧曾在廣東國際信托投資公司任職
‧公司倒閉後下海經商,任職於金融、地產等領域

成就:因成功將四個子女中三人「打入」北大、小女入讀中央音樂學院附中,成為內地媒體報道新寵;教子著作《所以,北大兄妹》日前在內地出版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狼爸」金句

「三天一頓打,孩子進北大。」

「打完後要孩子表述受罰後的決心。」

「我對孩子體罰,完全是發乎情,愛無疆。」

「體罰是師長尤其是家長的權利,是孩子的福祉。」

「要讓孩子在18歲前,明白服從是中國人立命之本。」

「12歲前,孩子身上動物性較強,要用打的方式讓他懂是非。」

「12歲後,孩子為人品行已基本成型,不能再打,而靠說教。」

「如果能一胎生下個武則天或李清照,我馬上回唐朝,絕不做『狼爸』!」

「西方對中國肅然起敬的,不是那幾萬億美元外滙,而是中國人的傳統價值觀。」

資料來源:「狼爸」蕭百佑受訪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