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雲迪 變.紅

李雲迪 變.紅

李雲迪,鋼琴王子。
永遠如木村的有型長髮、永遠的蕭邦、永遠的西裝骨骨青靚白淨,通常喜歡他的覺得佢靚仔有型,不喜歡的覺得佢悶。唱片銷量大跌是不爭事實,鋼琴王子也要變,今次玩染紅──推出全中國樂曲專輯《紅色鋼琴》。他需要變。

記者:何兆彬 
訪問攝影:蔡家輝

紅色鋼琴

李雲迪的新唱片封面,一抹紅色,乍看就像支國旗。
事實也如此,這次他彈的,全都是中國民族歌曲,為了宣傳唱片及相關演奏會,這次來港開記者會,也選了在中國銀行總行(演奏會由中國銀行贊助)。這也很容易理解,全世界都說:有「中國」這兩個字,就賣!
「《紅色鋼琴》這張唱片主要是以中國傳統音樂為主,像《黃河協奏曲》、《在那遙遠的地方》、《皮黃》。整個構想,幾年前就有,以前巡演的時候,都會在後面加演一兩曲中國歌曲,特別在西方,很多觀眾很喜歡,他們會詢問會不會有這樣中國化的一張專輯。結果到了這兩年,就覺得適合去安排這樣一張唱片。」用古典手法/樂器玩中國音樂,難度當然高,最基本的就是中式鋼琴作品本來就很少,彈來彈去都是《黃河協奏曲》,要推出中國主題鋼琴演奏專輯,首先得特別為了唱片去創作,「中國鋼琴作品過去不是很多,只有像大家耳熟能詳的《黃河協奏曲》。這次我們有《皮黃》,這是改編自京劇的,京劇也是中國的國粹,是中國文化的象徵。另外有《在那遙遠的地方》,這個音樂作品,也是首次用鋼琴去演繹,另外還有《彩雲追月》這種傳統的、《瀏陽河》這種優美的,都是有民族特色的旋律,前者算是廣東民歌,後者是湖南的,《皮黃》是京劇的。整個專輯就是這樣子構成的。」
要創作中國鋼琴專輯,當然很難。古典作品的彈奏編排,傳承多時,建立了一種欣賞準則,其實觀眾的口味同樣需要時間培養,李雲迪每年仍花很多時間留在歐洲,西方人對於這種脫離古典的中式作品,感興趣嗎?「他們之前沒有聽過,但他們都喜歡。因為音樂是沒有國界的,都是喜怒哀樂,酸甜苦辣,這都是人類共知的感受!優美的旋律,不管是來自東方或西方,都能跨越宗教、國家,所以這一次我想讓世界聽到中國的旋律!中國傳統的經典作品,都用五聲調創作,這用專業來講,與西方的美根本不一樣。」

我聽批評的能力很強

08年,古典音樂界傳出李雲迪被唱片公司DeutscheGrammophon解約,樂評人BenjaminIvry以郎朗與之比較,替李大抱不平。《紅色鋼琴》是他換到EMI之後推出第三張唱片,無論如何,李雲迪需要的就是「變」。
問他看不看樂評?他倒答得大方:「有的時候看。有寫得好的,有寫得壞的,但我反而喜歡寫壞一點的,樂評本身就是Critics批評嘛!就像我找老師上課,都沒有得到表揚,永遠是技術批評。」心情有否受到影響?「有時候會,有時候不會。都是人,會有情緒嘛!但我喜歡聽批評,我以前的啟蒙老師對我就很嚴厲,所以我聽批評的能力很強。」問他對常被與郎朗比較,他倒說不介意:「不會煩厭,因為各行各業,永遠都有比較的!」
唱片以《黃河協奏曲》開首。《黃河》是中國鋼琴的經典作品,而原來李雲迪青少年時,就以彈奏此名曲在香港取過比賽冠軍:「當時在香港,有一個中國作品比賽,比賽中有一個『黃河組』,全部都比賽彈奏黃河的!當時我13-14歲,拿了冠軍。」問李雲迪今天再彈奏此曲,感受可有不同,他說:「當時是為了參加比賽,但比賽完了就沒有再公開演繹過。過了十幾年,肯定不一樣,在理解來講,力度、歲數都一樣,但我想以前很早就學習,是有幫助的,重新練習後,我的狀況也有成長!」
古典音樂之所以為古典,是因為已成經典,有一既定又準繩的評論法則。彈奏新創作的中式鋼琴作品,幾乎等同創作,「有些作品是全新的,等於說,我肯定是用自己的詮譯去表達。有些改編的,沒有鋼琴版,譬如說輕重強弱,所以我也是首次演繹,那我就會事先跟作曲家溝通,因為他是創作者,我也表達了自己的意見。另外,我也會在旋律中尋找它本身的創作靈感。」為了錄製唱片,他帶同英國的錄音團隊,回到北京,與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合作,在國家大劇院錄製《黃河》等作品,「這次也是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首次錄製唱片,他們成立了只有幾年!英國的錄音團隊,也是成立了只有幾年,於是大家共同去詮譯《黃河》。」至於場地,雖然是回到老家錄製,卻是一次新經驗:「場地不一樣,樂團不一樣,這也是我第一次跟中國樂團錄製鋼琴作品,我上一次是在柏林錄製ProkofievConcerto。這次在國家大劇院,錄中國的歌曲,比較地道吧!這是十分有意義的,也是錄音效果最好的一次。」

■李雲迪《紅色鋼琴》

■細個,玩手風琴。

■少年時,來港比賽彈《黃河》贏過冠軍。

蕭邦裏面看到儒家思想

提起李雲迪,就得提蕭邦。
00年10月,李雲迪在第十四屆蕭邦國際鋼琴比賽中獲得第一名。他也是比賽歷史上最年輕的第一名獲得者,結果他因此火速走紅。今日談蕭邦,李雲迪依然話最多,「音樂的道路,其實很漫長,蕭邦有很多作品我到現在都沒有演奏過,因為蕭邦作品的涵蓋量是非常大的,他的作品,也就是以鋼琴為主。」他表示,希望能在職業上彈奏蕭邦所有作品,每一首:「像莫扎特也好,貝多芬也好,他們有寫交響樂、鋼琴、小提琴等等,但蕭邦所有創作都在為鋼琴服務,他的創作都發揮在這上面,這樣來講,我演奏蕭邦多一點也是正常的,因為我希望演奏所有的蕭邦作品,必然會花很多時間在上面。經典的音樂是一個傳承,像以前,例如卡拉揚的作品,他是花了很多時間在上面的。」
為甚麼特別喜歡蕭邦?他說:「第一,是他的創作手法,他對鋼琴那種最天才的創作,應該說,他最了解鋼琴吧!第二點,我很喜歡他的音樂表達方式,它既非常詩意,又很激昂!他的音樂之中,有一份的民族精神!作為中國人來講,我們都有同樣的感受吧。還有同時呢,他能把這麼雄渾的音樂,用非常唯美的形式來展現,這是我十分欣賞的,這是十分有修養的詮譯,這裏面我有看到中國儒家思想,還有中庸,詩詞中意境的美!這裏面,我看到一種融和性。」還喜歡哪位作曲家?「我現在的音樂發展來講,很難說最喜歡哪一位,但目前我的狀態,這幾年最想在蕭邦/中國作品上發展,這還沒有完成。中間我也會彈奏其他作品,但我會慢慢把蕭邦的作品完成的。」

■李雲迪目前大都留在歐洲:「一般巡演是一個月一個月,六七個城市,一個一個城市走,大概兩天演一場。」

■2000年,參加波蘭國際蕭邦鋼琴大賽贏得冠軍,走上成名路。

■2001年,到日本上《SMAPXSMAP》電視節目。

■2010年,來港與蠟像合照。

■2011年,在柏林表演。

除了古典,還有時尚

年輕演奏家,都是偶像明星。成功的明星偶像,哪一個沒有受到時裝/潮牌青睞?李雲迪這一年來,不斷出現在時裝雜誌封面上,更成了ErmenegildoZegna代言人。「除了我的專業,我也對時尚感到興趣,它是可以讓我放鬆的東西,就像業餘愛好。它也是我生活的一部份,我們這一代,除了娛樂文化,還有時尚。我的事業是音樂,它等於是傳承,而時尚是這個時代的生活象徵,生活元素。每一個年代,就像卡拉揚演繹貝多芬,到這個年代去演繹貝多芬,因為生活環境跟時代,演繹出來當然有區別,他永遠有這個時代的印記。」他說,認識Zegna負責人AnnaZegna,完全因為音樂,原來Anna是個古典音樂發燒友!「她也資助了俄羅斯的ValeryGergiev(MariinskyTheatreOrchestra)。在她推動下,我今年也拍了一些時尚雜誌封面。在這個月剛拍攝《Bazaar男士》的封面,又拍了Zegna西裝的代言人。開始接觸到時尚文化,過程中,這對我有很多音樂上的靈感,時尚當中,也有歷史,也有傳承有過去,也有創新,這跟我在音樂上尋找的是相通的,包括時裝的演變及審美,它都有一個發展及融合。幾十年前的創作,現在拿出來再改進,又變成了現代的經典,像我現在彈蕭邦也好,貝多芬也好,我再給他的意義,又不一樣。」

■與AnnaZegna認識,變成時裝人。

李雲迪紅色.浪漫演奏會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日期:12月29日8:15pm
票價:$1,680、$1,380、
$980、$680
購票: http://www.hkticket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