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學生由小三至中三,每隔兩年需要應付公開試「全港性系統評估」(TSA),剛公佈的報告反映港孩持續長大,但中英數表現越來越差,尤其是英文科退步最甚。有小三學生雞鴨不分,指英文鴨(ducks)為雞(chickens);有小六生用港式英語「myheartwashappy」,表達我很快樂:也有小三生在中文卷用漢語拼音代替中文字。
小六生用港式英語
本港小三、小六及中三生,每年四至五月需要應考TSA公開試,了解學生中英數表現。考評局昨日公佈2010/11學年,6萬多名中三考生中,中英數三科分別有兩至三成人未達標,英語未達標的人數最多約30.8%學生,比去年上升2.3個百分點。
在6.1萬名中三學生中,有7.2至9.1%的學生,曾經在小六時中英數達標,但到中三,各科退步至「肥佬」,情況和2010年中三考生情況相若。參加評估的中三學生,他們在小三(2005年)時英文科表現最好,有78.8%人達標,而到小六(2008年)達標比例下跌至71.5%,到中三(2011年)達標人數只有69.2%。
中文科方面,2011年有76.7%中三學生達標,比小六時增0.3個百分點,但表現仍比小三時的84.7%為差。數學方面,下跌的幅度較平穩,05年小三生約86.8%人達標,2011年有80.1%達標,表現較好。
報告也顯示上學年小三、小六及中三學生的個別表現。報告指在中三英文卷中,有學生把tips(貼士)寫成「topis」;小六生用港式英語:「myheartwashappy」;小三學生指鴨(ducks)為雞(chickens)。中文卷方面,小三生錯得更「離譜」,報告指「今年比較多學生把不會寫的字以漢語拼音代替,如照片的片字用pian代替」。
資深中學英文老師、福建中學副校長周蘿茜認為,以上情況反映學生「態度求其」,她說:「細個無練好拼音同proof-reading(校對)」。
潮語咭作者、前小學老師蘇真真認為,家長重視普通話和英語,忽略中文,導致出現小三用漢語拼音及英文取代難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