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顆的極罕110.3卡梨形鮮彩黃鑽,燈光下燦爛奪目,前日(周二)在瑞士日內瓦以1,000萬瑞士法郎(8,463萬港元)成交,打破歷來黃鑽成交價紀錄。
110.3卡 8463萬成交
黃鑽名為「太陽水滴」(SunDropDiamond),去年從南非開採得來,比起索女模的拇指更大,是歷來最巨型的黃鑽,美國CoraInternational公司打磨切割後,純淨度更達極高的VVS1級別,不論那個角度看去,都如陽光閃爍,因此得名。
這顆稀世黃鑽吸引150人參與拍賣,最後由神秘買家透過電話投得。蘇富比發言人說:「這是一顆很奪目和獨一無二的鑽石,買家會是第一個戴起瑰寶的人。」
專家指,鑽石變成黃色,要經數百萬年的造化,過程中氮原子取代鑽石晶體某些碳原子,吸收了藍色和紫色光線,才能變黃。美國寶石學會已把「太陽水滴」,評定為具有「彩鑽中最高級別的鮮彩黃色」,是黃鑽中最罕有最具魅力的級別。
「太陽水滴」罕有又矜貴,成交價也打破黃鑽歷來紀錄,但市場之前估計成交價至少有1,100萬美元,最後的成交價顯然低於預期。
法新社/美聯社/新華網
話你知
紅鑽最矜貴
鑽石屬於純碳結晶,若結構完美和純正,應是無色,但假如形成過程中蘊含的化學微量元素不同及內部晶體結構變形,鑽石會呈現不同顏色,以紅色系列的最矜貴,藍、綠次之,黃、橙再次之,黑鑽價值最低。紅鑽的形成,主要源於光源吸收,摻雜氮元素引致碳分子重新組合。彩鑽的最終價值視乎色澤稀有度和濃艷度,業內所謂4C中,顏色(Colour)越罕有越濃,價值越高,其餘淨度(Clarity)、車工(Cut)和卡數(Carat),反而不是最重要。
《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