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有一個遊戲名叫「最悲凉的詩詞」。一位署名「地下天鵝絨」的網友在微博這樣寫道:「有人寫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有人寫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還有人寫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但在我心目中,最悲凉的詩詞永遠還是那句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花木蘭》的故事可以提醒中國女人要愛國、要盡公民責任、要像男子漢一樣擔起頭家,提醒現代女性不要只懂向男人要錢買名牌手袋。我一直懷疑女孩怎可能易服十二年在男人堆裏生活而沒有被揭發?不管她長得如何虎背熊腰,聲線也總瞞不了人吧。但萬一……我是說萬一……木蘭的聲線、身材和樣子完全跟男人一模一樣,的確有點……悲凉。
我從前隱姓埋名地寫作,從未有讀者見過我,大家對「王迪詩性別之謎」辯論得非常肉緊。不管花木蘭的年代還是王迪詩的年代,社會對「性別」早有定型,對女人的形象也有標籤。有男讀者甚至聲言假如王迪詩是男人扮的,一定會燒掉刊登我專欄的報紙!他無法接受「二十八歲踏着一雙JimmyChoo行走中環的王迪詩」,原來是一個麻甩佬,這對他來說也許就叫「悲凉」。當年與木蘭一起從軍的男人也因為木蘭的性別而大受「打擊」,他們以為這傢伙是壯漢一名,十二年後突然看見這麻甩佬化妝穿裙子,第一個反應大概是:「你食錯藥?幹嗎扮女人?」木蘭說:「不,我本來就是女人,我是一直扮成男人代父從軍。」「開玩笑吧!怎麼可能?哈……哈哈……」(由哈哈大笑變成苦笑)。悲凉喲。
Daisy
作者Profile
國際律師行寸嘴女律師,獨居九龍塘蘭開夏道,享受着現代男歡女愛,是名副其實的BobosinParadise。 http://www.daisywong.com.hk
作者:王迪詩
逢星期二、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