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明年1月是死線?

特稿:明年1月是死線?

NBA勞資談判破裂,球員將控告聯盟和班主壟斷。球員為何會在這個關鍵時刻,走上最危險的一步?回看上一次於98/99年的封館,或可窺探原因。
雖然於83年,薪金上限已經存在;但由於「布特條款」,薪金上限其實一直有「走盞」。班主當然希望取消該條款,從而限制每隊的最高薪金上限。98/99球季,29支球隊中,有15隊宣稱虧損,但球員工會反駁實際只有4隊虧損。

亨打、史坦會上罵戰

初時,史坦態度未算強硬,提出的條款更增加了每隊的分賬。那年10月20日,仲裁人更讓班主不需在封館期間支付球員薪水,這一決定令班主在談判上得到上風;但球員仍堅持不退讓,到12月初,球員工會行政總裁亨打更與史坦於會議上破口大罵;結果去到12月23日,史坦提出最後通牒,稱在翌年1月7日前,談判未有結果的話,球季就會取消,去到99年1月6日,亨打與史坦終達成協議,並於2月5日起上演了50場的縮水球季,並取消了明星賽。文:利司基

NBA封館進程時間表

30/06:勞資合約到期
23/09:正式取消部份季前賽
04/10:正式取消全部季前賽
28/10:談判仍未有進展,封館最少至11月尾
10/11:史坦發最後通牒,球員若接受將於15/12開季,維持72場
14/11:勞資談判正式破裂,球員將解散工會,訴諸法律
15-21/11*:球員工會入稟法院,控告聯盟及班主
12月初*:聯盟及班主回應指控,或有機會庭外和解
1月或2月*:案件在紐約法院審理
資料來源:espn
如在紐約以外地區審訊,料要多花最少1個月;有*為預計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