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由於日本公佈的第三季國內生產總值(GDP)今年以來首次出現正增長、意大利順利籌組新政府,加上美國經濟數據近期好轉,令石油需求有所增加,刺激紐約期油昨一度升至每桶99.69美元,躍躍欲試挑戰百元大關。不過市場始終對於歐債危機心存戒心,令油價後勁不繼,回落至98美元邊緣。
12月期油亦曾升至每桶99.12美元,上周全周升5%,已是連續6個星期上升,為09年4月以來最長升勢。事實上,中東政局不穩亦是刺激油價向上的因素之一,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上周二公佈有關伊朗報告,指有強烈證據顯示該國有發展核武傾向,令區內地緣政治再次轉趨緊張。報告發表至今,紐約期油已升近3%。而全球最大石油輸出國沙特日前表示,為抗衡地區勢力,需要重整現代化軍備。
國際石油組織(OPEC)成員國阿爾及利亞及伊朗等部長日前表示,原油市場目前供求平衡,並無出現供應過盛的情況,不過隨着利比亞原油供應逐漸恢復,OPEC將於下月14日開會商討是否需要減產,亦有可能令油價發力再上。
OPEC下月商討減產
然而,NewedgeGroup商品期貨交易經理KenHasegawa表示,油價由每桶95美元升至近100美元水平純粹是反映技術上的因素,而預期油價將會面臨回吐壓力。由於量度油價升勢的14日相對強弱指數已升至69.3,而指數達到70則表示升勢過急,或未能再持續,有商品交易員預計油價於每桶100美元水平將有相當大的阻力,或會回落至95美元。
憧憬美國及日本兩大國經濟較預期佳會帶動生產需求,倫敦期銅亦大升,最多曾升3.85%至每噸7933美元的兩星期高位。其他基本金屬價格亦全線上揚,期鋁、期鉛及期鋅等曾分別升1.3%至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