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四川直擊(二之二)
【本報訊】四川大地震導致數以萬計豆腐渣房屋倒塌,僥倖生還的災民卻入住港人資助的豆腐渣重建民房。《蘋果》記者到訪四川地震重災區北川縣,當地災民指重建房驚現樓板斷裂、牆身傾斜及鋼筋生銹等嚴重缺陷,部份樓房由香港紅十字會資助。香港紅會向本報表示並無發現結構缺陷,只有輕微質量問題,現已凍結援助金,停止發放「尾數」。
北川縣是汶川大地震最嚴重的災區之一,整個縣城被夷為平地,北川中學倒塌活埋1,000名師生。陳氏夫婦當時外出打工,家裏老幼在房子倒塌前及時逃出來,一家人全部生還。他們在帳篷住了三年,終於等到重建房落成,沒想到再次住進豆腐渣房子。
北川曲山鎮鄧家片區集中安置點有30多棟重建房,供近1,000戶村民居住,今年初入伙。本報記者到訪陳先生的二樓單位,裝修剛完成,表面上看不出問題。陳先生向記者展示入伙前的相片,指地板之下的樓板出現多條裂痕,相片其中一條裂痕上有一塊圓形漿糊狀物體,「我們向村幹部投訴,他只用膠水補一下。」
裂紋達30厘米
北川中學死難者的家長母勇賢本身從事建築,曾為陳先生檢查樓板。母勇賢指樓板斷裂嚴重,裂紋長達30厘米,「最闊的裂紋,尾指能掐進去。」就算新鋪地板已遮蓋樓板裂紋,連着樓板的鋼筋因暴露於空氣而生銹變形,「二樓最危險,承受最多重量。可能住不了幾年,整個樓板就塌。」
母勇賢住在陳先生對面,房子沒有樓板斷裂,卻有多處鋼筋生銹、牆身傾斜。書房角落的桌子與牆身相隔虛位,「這幅牆倒了四厘米(牆頂與垂直線的距離),要用工具才量得出來,」他量度過多棟重建房,發現大部份房子外牆有不同程度的傾斜。
幹部:不住就算
村民不滿施工質量,曾經杯葛搖號(單位分配抽籤)儀式,結果全部「被搖號」,幹部強行向村民分發單位。陳先生又組織治新及棕樹村等村民向縣長「上訪」,聯署要求修整建築質量,結果投訴石沉大海。他與家人別無選擇住進新居,晚上睡不安穩,「當然怕!但是不安頓家人,我就沒法出去打工賺錢。新房子弄成這樣,你給我多少錢都修不好,要重新起才能住人。村幹部只跟我敷衍:『不住就算了!』」
香港紅十字會表示,上述安置點民房並非全部由該會援建,只集中援助632個重建戶,包括棕樹村和治新村等。該項目屬於「統規統建」,當地政府招標選定施工隊,由監理公司及當地質檢站監督。香港紅會並無法定監工角色,但以捐贈者身份要求參與監督工程質量及進度。
上述項目今年1月竣工驗收,紅會並無發現本報所指的工程缺陷,只承認部份民房存在「非結構安全」的質量問題,包括門窗未安裝、牆身未抹灰、水電未通等,因此紅會只向重建戶發放一萬元人民幣,並凍結餘額一萬元「尾數」,直至修整完成。今年1月至10月,紅會工程師及項目人員每月到安置點視察一至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