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雖然經濟學家蒙蒂正式接任意大利總理一職,並組成技術政府處理國內財政問題,但昨日拍賣5年期意大利國債孳息創14年新高,加上德國總理默克爾再次重申,拒絕發行歐元債券(Eurobond),令人質疑區內領袖解決債務危機的決心,歐洲股市先升後跌,德法股市中段分別跌1%及1.38%,歐元回落至1.36美元水平。
美股開市(本港時間昨晚10時30分),道指跌19點,報12133點,標普500指數及納指分別跌0.27%及0.36%,報1258點及2669點。
傳歐央行出手購意債
意大利於新總理蒙蒂(MarioMonti)接任總理一職後,首次拍賣國債。雖然順利拍賣為數30億歐元的5年期國債,超額認購1.47倍,比上月表現佳,但債息卻達6.29厘,創下1997年6月以來高位。另外有消息指,歐洲央行昨曾入市買意大利國債,繼續干預冀壓低意國借貸成本。英國Newege利率策略員AnnalisaPiazza表示,現時市場對意大利情況仍存謹慎態度,「雖然投資者相信蒙蒂上場有助改變意國局勢,但市場仍要一段時間才可恢復對意國的信心。」
現時仍有不少專家仍吹淡風,「股神」畢菲特質疑,歐洲多國未必有解決歐債的政治意志及能力,預料歐洲不會盡一切方法解決問題。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指,環球經濟「正捲入下行的螺旋之中」(DownwardSpiral),各國必須盡快出手挽救經濟。
美自審銀行業 應對衝擊
儘管貝氏辭職,並不代表歐債問題就此解決。由於擔心歐債將對國內經濟體系構成威脅,有消息指,美國官員已開始着手籌備就歐債而定的緊急應對措施,避免類似明富環球申請破產保護的情況再次出現。
而金融穩定監督委員會(FSOC)亦開始審視銀行業情況,辨認哪家銀行最有可能受到衝擊。多間美國銀行亦主動公開其對外借債紀錄,希望穩定市場信心。
不過,以上行動仍然無阻市場對銀行業的憂慮。即使美國財政部多次重申借貸金額不高。但有數據指美國銀行業所持的歐豬國債及信貸違約掉期(CDS),再加上對歐洲銀行的間接借貸金額,數字可高達逾4萬億美元。一旦有歐豬國家爆煲,對銀行業確實有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