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慈善團體對災區援助源源不絕,真正用於災民身上到底有多少?北川居民母勇賢從事建築業,對工程貪污腐敗司空見慣。建築商務求取得合約及減低成本,一般預留部份工程收益,給有關官員及監管公司作為「回扣」(佣金),「按工程面積計算,再抽一個固定百分比。香港人捐的錢也是一樣,貪官一樣吃回扣。」
村民仍未收補助金
母勇賢居住的重建房由政府統建再賣給災民,每平方米售850元,單位面積約96平方米。政府知道紅會向每戶發放一萬元人民幣資助後即「坐地起價」,每平方米多收100元,變相迫村民把紅會資助「上繳」。原本國務院每戶給9,000元補助,另加3,000元安全補助金,村民現仍未收取兩筆款項,「誰知道錢往哪裏去?可能給村長吃了。」重建房31及32座的質量更差,牆身傾斜達20厘米,村民不敢搬進去,至今丟空,「村長只顧享受、吃喝玩樂,才不管施工質素!」
母勇賢指當地官員腐敗程度已嚴重至危害村民性命。村幹部把山路圍欄造價壓得太低,沒公司敢接,本月初該路段即發生車禍,數輛汽車墮崖,但完全不見媒體報道,「這裏不准外地傳媒進來,知道就抓。」
此外,本報昨報道,香港賽馬會資助的綿陽市第三人民醫院大樓使用空心磚作為建築材料。馬會向本報澄清,有關大樓名為「香港馬會醫學綜合樓」,本報刊出的「中醫院門診綜合樓」照片非該大樓。馬會表示,只會使用空心磚於建造裝飾和分隔牆,符合國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