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前總理貝盧斯科尼終於願意請辭,令人認為歐債危機暫時應有喘息機會。然而,有報道指,歐洲銀行業正計劃沽售總值3000億歐元(約3.2萬億港元)的意大利國債,反映區內銀行業對意大利前景全抱負面態度的同時,金額之大亦可能令歐洲央行不斷購入意國國債以壓低債息的努力功虧一簣。
有句英語諺語:「愚我一次,其錯在人;愚我兩次,其錯在我」。歐洲銀行業經歷了要就希臘債務提升撇賬百分比後,當前火頭燒至意大利,銀行均變得更精明,適逢有歐洲央行接貨,不少區內大型銀行已計劃加速盡早沽出手上的意國國債,有些亦叫停了長期買入意國債的投資策略。
區內銀行一直都是意大利的大債主,該國自09年起共發行220億歐元、區內銀行就持有當中的4成。截至去年底,90間最大的區內銀行,則共持有3260億歐元的意大利國債。
央行努力恐付諸流水
事實上,歐央行自今年8月已購入共1100億歐元的歐豬國債,當中部份屬於意大利。而若銀行真的沽售手上意國國債,將能令央行數月來的努力付諸流水。截至去年12月,在意大利最大的10個銀行債主當中,佔了一半是外資銀行,當中法巴持有280億歐元。然而,截至今年10月為止的4個月,法巴便減持了83億歐元,幅度近3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