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郵來大埔、粉嶺等公園拍得的洛神花照片,不愧是「植物紅寶石」,艷麗奪目。有人說洛神花盛開如燃燒的火焰,這樣過於暴烈,不如相信它是洛神的血淚幻化而成,滴在泥土長出鮮艷如血的花,映亮河水也染紅大地。雖然血淚幻化之物如湘妃竹、血燕、紅岩,看着悽美亦帶點悲劇性,但這樣的傳說格外動人。
又名玫瑰茄、洛神葵、洛花、山茄、紅萼。如前(十一月四日稿)所述,洛神花茶醒胃清熱明目養肝降血脂,但也有其他製法。
M教我做花蜜,她是用電飯煲的,花二磅(去掉中間果實種子),加甘草、菊花、杞子來煲,涼後加蜜糖拌勻,略稠,用樽盛起,可冷藏,飲時再加水。
如果加山楂、蘋果、陳皮、冰糖,就是另一風味。當然可以做花醬、茶凍、果汁、蜜餞……和洛神花酒。網上有食譜,洛神花排骨湯或老雞湯滋潤養顏,不過因為花帶甘酸,最好加兩個蜜棗。
它的酸味(連葉子也酸),令鳥兒蟲兒也不肯嚐,因此不必噴灑任何農藥,反保得天然色香味。
讀者報料,新蒲崗10元一磅,元朗更便宜9元一磅,我在港島買貴了──但這天再去找不到,過造了?已經不是平貴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