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積家庭」app測情緒病

「焦積家庭」app測情緒病

【本報訊】香港人生活壓力大,患上情緒病並不罕見。精神科醫生指,經常焦慮症患者有上升趨勢,其中約兩成患者原為病患者家屬,精神科醫生指,負面情緒會互相傳染,這類「焦積家庭」日趨普遍。

推斷28.7萬人患病

精神科醫生趙珮瑜指出,思考模式太負面、家庭、經濟或學業壓力大等因素都容易誘發經常焦慮症,常見症狀是容易發脾氣、感到不安、失眠等,這類心理問題常被忽視,很多人到身體響起警號,例如出現手震、心跳或腸胃問題時,才意識到可能患病。07年發表的調查已發現,4.1%受訪者出現經常焦慮症病徵,以香港700萬人口推算,即約有28.7萬人可能患病。
45歲的林女士,兒子小學時患上抑鬱症,當時她對情緒病缺乏認識,又要兼顧工作及照顧兒子,最終壓力「爆煲」,09年時發現自己在密封環境中會感到不安、心跳加速。經過九個月治療,加上家人的體諒和照顧,她和兒子都已完全康復。
精神科醫生吳江漫強調,除藥物外,情緒病患者也可透過認知行為治療,從心理方面着手,雙管齊下解決致病源頭。家連家精神健康倡導協會特別製作智能手機app程式「焦積家庭」,由精神科醫生錄製短片講解情緒病,又有小遊戲及自我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