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十一日,一班朋友叫我一起吃飯,說這一一年十一月十一日,全是11,難得,大家聚一聚。
這一天叫「光棍節」,但我們一班人吃飯都雙雙對對,跟光棍扯不上關係。但人生中有些巧合,總是有趣的,十一月十一日人人都會遇到,加一個二○一一年就顯得不容易,聚一聚,可能會成為一輩子的話題:在這一天,我們一起吃了一頓晚飯。
即使你是一個人在家,也可以自得其樂,若是在看時間的時候正好碰到十一點十一分,甚至更準的十一秒,那就簡直覺得與天地有緣份了。
每次在人們強調十一的時候,我總會想起自己的十一歲生日。
十一歲生日在上海,外婆在中午特地煮了一碗麪,麪上放了兩根臘腸,拼成「11」,說這是為我做生日。
在那個物資極度匱乏的年代,兩根臘腸是很矜貴的東西,在此之前,我從來沒有試過一下子吃兩根臘腸。所以,那兩根臘腸味道好得今天還記得,從此以後,我特別喜歡吃臘腸,不管什麼臘腸,總是覺得好吃。
有時候,味道不是用口,而是用心來嚐的。
許多人把有紀念的事情在一一年的十一月十一日做了,也是這個原因,不是因為這一天是什麼黃道吉日,而是因為這一天容易令人上心,有一種緣份的感覺。就像我們這一班朋友,平時常常搭伴旅行,去的地方卻各有不同,但二○○四年的一次九寨溝旅行,則不約而同,都有份參加,於是這一一年十一月十一日的一頓晚飯,便吃得特別難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