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像世紀末日,地震海嘯,氣仙沼巿,水淹火燒。突然間,天不可丈,地不可量,大自然野性,爆炸出惡魔似的瘋狂,一切像在魔鬼腳下被毀滅。
漫山火海,庫油排出,在水上燃燒着,被巨浪捲走的房屋,湧動無助。一個城巿,粉身碎骨,再被淹浸,那是場不許討價還價的示警。八個月後,氣仙沼巿依然伏在地獄最深一層似的,撐不起來。物質不再有意義,智慧只屬天地,大自然不等候談判,不揣測政治暗語。歷史、文明、科技,千年建立,它摑來一巴掌,立刻就散渙了。
摧毀容易 重建很難
攝影師用最原始的針孔相機,把氣仙沼巿現況作了一次黑白紀錄,表現拜伏大自然威力的無力感覺。用最原本的科技,攝錄重返起點的城巿。讓巿沒有輻射威脅也沒有被封鎖,攝影師說:「這裏半年多來,清理範圍不及一半,重建城巿,也不知道會不會是三年四年的事,要摧毀很容易,重建卻很難。」
針孔黑白影像裏,沒有血色的城巿,面青唇白。一湖淺淺水潭,實則是整座大樓被巨浪推走,留下凹陷了的地基,翻側了的石屎柱,和地下水管湧出的水,化成一個災難湖。一所低層住宅單位,大廳中心被冲得只剩泥灰,牆上書櫃,留下幾行等待訴苦的書。
當天災劫在水上無助漂流的汽車,冲作一堆,組成經典震慄畫,汽車殘骸如臉容扭曲的人,慌張得緊緊靠在一起。曾經有戲院、魚市場的熱點,尚存一間嚇呆了的商店小樓房,環繞它的大片泥濘地令人不安,石屎地連屋子一併被扯走了,能想像,一塊頭皮被牽起了的恐怖與疼痛嗎?
岩手縣有古老智慧立於石碑上,包括「高地建築安全及和諧」,「若發生地震,小心海嘯襲來」。氣仙沼巿也有聽古訓的人,沿山坡建屋。一個約十層樓高的山坡,是全巿最高點,攝影師走上去,看見數十民房,原封不動,那裏仍然有百多居民,生活如常。這些人,沒有強攻美麗海岸,一直過着遠遠看海的日子。
災難當天,山坡是見證末日場面的安全地點,到如今,從山坡往下望,離岸數公里範圍,極目蒼茫。海岸線前的建築被掃走,一點點殘存其中的頹垣敗瓦,天影照在地上積水,那裏是天堂?那裏是地獄?天崩地裂,夷平城巿,一切由真變假,由有到無,黑白攝影照片裏,那是最令人震撼、無助、空虛的一次大自然恐怖潑墨。
攝影:林亦非
攝影協力:伍永健
撰文:冼麗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