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透視:歐央行遲早屈服印銀紙救地球 - 李大同

環球透視:歐央行遲早屈服印銀紙救地球 - 李大同

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一上任就接手處理歐債危機此燙手山芋,有不少看過他於首次議息會議的表現後,都指他的口脗與態度簡直是前任特里謝的複製人。雖然他一上場,就宣佈減息讓市場大吃一驚。不過,當被問及會否讓央行成為區內最後貸款者(lenderoflastresort)時,則耍手擰頭連說千萬個不,與特里謝同出一轍。
然而,大同認為,由於歐債危機短期內根本沒解決方法,區內領導人又將歐元區一體性凌駕於一切,估計歐洲央行最終都需要屈服,大印銀紙拖延時間,讓歐洲領導人制訂出解決危機的長遠政策。
央行有兩大原因抗拒印銀紙,其一是歐央行的原型主要參考德國央行,「穩定物價」是第一宗旨,最不欲見到的就是通脹失控。其二是由於歐央行的資本,是由成員國按國內生產總值(GDP)比例擁有,而央行印銀紙買入歐豬國債,其實等同重新分配央行財產,所以惹來佔最大比例的德國強烈反對。
有人問道,歐洲央行不是一直也有透過「證券市場計劃」(SMP),購入歐豬國家的國債嗎?沒錯,央行自八月重新啟動計劃至今,已購入約1100億歐元的歐豬國債,但卻因為透過「冲銷」(sterilisation)來將資金從市場上吸走。簡單而言,歐央行會在買債的同時,向市場發行相同金額的1周定息票據吸資。央行此舉只是為了維持歐豬國債需求,並沒有令央行的資產負債表擴大,所以區內的貨幣供應不會因此上升。

削赤減債步往衰退

歐債問題並沒有隨着希臘及意大利政府倒台,而出現新轉機;更甚的是,設計用以拯救區內財困國家的歐盟金融穩定基金(EFSF),其發行的債券不受歡迎,以至需要由基金買回自己的債券,估計涉資逾1億歐元;被歐元區視為財主佬的中國,沒有絲毫參與拯救行動的措施;各國大力推行削赤,區內國家經濟陷入衰退風險正升溫。上述情況都在加重央行的壓力,央行最後必須妥協,推出量化寬鬆措施大印銀紙,才能解決危機。屆時歐元會大幅貶值,刺激整個區的出口業,令現時經濟最差的南歐國家能透過增加出口來振興經濟。
李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