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空氣中的輻射水平正常,卻不代表飲食可掉以輕心。自福島核電廠爆發後,外國人對日食品敬而遠之,連日人也自行對食品測輻射。
海產輻射水平未超標
有環保組織在日本東部檢驗海產,結果發現海產內的輻射水平未有超過該國標準,而日本的輻射學者認為政府抽驗結果可信,旅客可以放心進食,但因內臟並不包括抽驗範圍,旅客欲品嚐內臟,在日本最好可免則免。
日本政府現時規定每千克的食品不能含超過500貝可放射性銫。綠色和平於9至10月,於東京、神奈川、千葉及茨城等地的超級巿場,抽驗60個魚及貝殼類海產樣本,結果發現超過一半海產每千克含88貝可放射性銫。綠色和平駐東京能源及核能主任JanVandePutte表示,雖然情況並不嚴重,旅客仍可放心食用,但日本人長年累月進食,未知會否對身體造成影響,呼籲日本政府檢討相關標準。
首都大學東京放射線學系主任福士政廣認為,福島核電廠爆炸後數天,曾發現輻射物質流出太平洋,更測出在福島的鰻魚輻射量超標。他不諱言,福島情況令人擔心,當地著名的大米也要無了期棄耕,不過至現時為止,市面再沒有發現任何輻射超標的食品。但是他亦提醒旅客,政府的抽樣調查並沒有將肉與內臟一併抽查,不能保證內臟的安全性,因此,日人愛吃的雞肝或其他內臟,旅客最好不要吃。
日本政府定期驗食品,仍不足令國民安心,在東京國分寺的「孩子未來測定所」,於本月為小孩免費檢驗食品輻射量。負責人小田琼明子表示,免費測試只是讓東京的父母保證孩子的食物是百分百安全,並不是不相信政府,只是要將風險減至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