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很多人自以為很了解我。
新相識的朋友覺得這樣便可以「大」走我:「……咁叫你3個月唔買衫都唔得啦!係咪呀?」他大概有看過我那個名為「每日都買一樣嘢」的專欄吧。
先不說我如何作答這條其實假設了答案的「假問題」,因為當時我的第一反應也不是贊同或反對,反而是給這句話帶我魂遊太虛了好一會兒。
「三個月唔買衫」,對我來說真是個未幻想過的狀况,唔,真是個很好的聯想題目。
……想到了父母……
從來不會埋怨父母沒有發達,未曾讓我含着金鎖匙銀鎖匙出生,老實講,不用含其他嘢我已相當感激甚至偷笑,例如含恨啦、含寃啦,是的我也認識一些朋友爸爸媽媽負債幾百萬,基本上他們一出世已經要幫手還債,所以我爹娘沒有剩下物業股票基金給我承繼一點也不是問題,起碼他們也沒有遺下一個爛攤子等我收拾呀!
另外我也真心感激他們沒有整個遺傳病我嘆吓,教我孭着藥煲或者計時炸彈一世。當然也感激他們自己也健健康康的(touchwood!)讓我也不用許些甚麼願來和神明交換他們的「行得走得」,因為許這些願一定要用些自己最心愛的東西作「抵押」才有誠意才會奏效的吧?
在我這個case,一定不只戒牛肉戒豬肉咁簡單啦,我一定要「10年唔買衫」甚至「以後唔買衫」先work啦!陰功!
……想到了青少年……
一直很喜歡美國電影電視裏這個常見詞語「grounded」,青少年做了錯事父母便在某段日子不准他們去街,放學後便得馬上回家。
港式字幕一般譯作「禁足」,我不知道花錢花得太過份,被罰三個月之內不准再買衫的極刑是不是可以叫做「禁碌」……信用卡。但想深一層,青少年或者未懂得甚麼是衣着品味,但他們對服裝的愛可能還比時裝精們來得真摯、深厚──當你開始貪靚,但零用錢只夠支持你三個月甚至半年才買一件衫或者一對鞋,你總是份外用心的思前想後才出手,而且帶那件衣物回家時就算不打算天荒地老起碼也會在短期之內形影不離吧?
忽然好想再以13歲的心情去逛街買一次衫,而已。
……想到了時裝周……
我對黑色的garmentbag真是又愛又恨,愛的是它們保護了我心愛的衣物,因為光和塵真是時裝殺手,平時乾洗店附送的透明「笠衫膠袋」真是不足以抵擋陽光甚至家中的燈光,長久照射下衣服一定會脫色產生俗稱「摺痕」的難看陰陽色。
但我也恨黑色garmentbag把每一件衣服都弄到看起來差不多,每次想找一件甚麼時都要逐個拉開(你唔係話畀我聽你喺個透明膠窗仔裝入去就認得嗰件黑嘢係Dior定Yohji吓話?)
太多次因為收得太好而找不到心中想要的那件衫,更多次因為怕煩而中途改變主意揀件先出現的次選便算了。
惟有阿Q地催眠自己這是場有趣的尋寶遊戲。
最近換季,又被迫忙於這種逐個黑膠袋拉開拉鏈又拉返埋的「認屍」活動,開吓開吓,才發現自己的衣櫃裏原來隱藏了很多過季的好嘢,幾皮嘢買回來的,打生打死搶回來的,山長水遠找回來的……好多件都沒有穿過幾次。
忽然想搞個時裝周,一個屬於自己的Vintage時裝周,擇定七個吉日只准自己着舊嘢(是「3個月唔買衫」又真係太hardcore了!)又或者每月甚至每周訂出一天做「舊衫日」,甚至不是只為了慳錢那麼低層次,而是真心希望好好欣賞一下那些只被草草穿戴過一兩次的衫褲鞋袋原來是多麼精緻,HelmutLang才可安心退隱,AlexanderMcQueen才死得瞑目,起碼他們的人生並未消耗在那些很快便直入冷宮的一見鍾情。
其實我們都知道,別說「3個月唔買衫」,就算「今世以後都不准再買衫」,其實對很多人來說都絕對夠着,兼且不用太委屈地成日重複㖭。
當然,那可能叫做「馬死落地行」,所以「最好咪啦」,但偶然着着舊衫,你不覺得也是一種……um……「情懷」嗎?
加送甜品:舊衫演習
有沒有想過把「唔買衫」視為一種災難演習,尤其在近日經濟環境那麼多傳聞與預言,股市也可以一日跌一千點的時候?
以下這故事你即管當笑話一則危言聳聽吧!我有個朋友近來常常勸喻身邊人作好「個市好差」的準備,我們問她何以見得?
她說她的家人替某明星工作已十幾年,某明星早陣子其實已放風此後淡出幕前,但最近半年竟然不動聲色的密密接job搵快錢。
我問:這又代表甚麼呢?
她說這位明星上次在雷曼之前也是這樣的。
哦!原來除了「丁蟹效應」還有「×××效應」,×××是誰?哈哈哈這個我們在街上撞到也不能說!
Textby黃偉文
填詞人,其實最鍾意買嘢,最憎寫字,星期日盡可能唔寫字,去買嘢。
mailto:[email protected]
http://t.qq.com/thewymanwong
微博 http://t.sina.com.cn/wymanwong
本欄逢星期日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