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10月份通脹降至5個月低位,予宏觀政策微調空間,10月新增貸款5868億元(人民幣.下同)高於預期,按月增24.85%,而四大國有銀行最後兩天更貸近1000億元。專家稱出口及中小企經營困難,中央放寬貸款力度可理解,餘下兩個月新貸額度料每月約6000億元,全年新貸約7.5萬億元。記者:陳韻妍
今年來中央為打壓通脹,貫徹其偏緊的貨幣政策,不僅令中小企因融資無門叫苦連天,亦觸發民間高利貸爆煲等問題,結果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日前便發出「溫馨提示」,指宏觀政策要「適時適度」進行「預調微調」。言論一出,銀行的放貸力度即時放鬆,10月最後兩日四大行新貸規模達1000億元,較該月前20天約800億元新貸顯著飆升。
四大銀行兩日貸千億
中信銀行國際中國業務首席經濟師廖群表示,10月末新貸額度突然飆升,亦有可能與市場預早知悉通脹回落有關,令中央有空間放寬貸款力度,協助中小企及出口企業度過難關,預計內蒙古、新疆及江蘇等省的放寬力度較大,11月及12月新貸料保持每月約5000億至6000億元,令第四季新貸額度稍高於去年同期,全年新貸約7.5萬億元。
申銀萬國宏觀研究部高級分析員孟祥娟同意,內地出口數字回落,早前停工的鐵路項目陸續復工,加上中小企在融資方面出現問題,均是中央放寬貸款力度的誘因,餘下兩月新貸額度每月約6000億元,惟個別行業如房地產的貸款力度可能仍緊,新興產業則會鬆得多。
明年或調低準備金率
人行數據顯示,10月新貸5868億元,明顯高於9月的4700億元,上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81.68萬億元,按年增12.9%;狹義貨幣(M1)按年升8.4%,餘額27.66萬億。期內人民幣存款減少3618億元,按年少增3618億元。分析員指,10月是第四季初,存款壓力不大,存款突然減少可能與資金被迫存入理財產品有關。
對於中央未來會否進一步放寬貸款力度,廖群認為,仍要視乎通脹及外圍環境,惟相信年底前政策大致保持穩定,明年首季才會調低存款準備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