輻射權威學者:不安是精神問題

輻射權威
學者:不安是精神問題

日本輻射危機傳言不止,人心惶惶。東京人買食品看產地,自購測輻射儀器,自組團體測輻射,各有數據,令謠言滿天飛。本報記者親到東京訪問首都大學東京放射線學系主任福士政廣,憑他30年來對輻射的研究,他相信日本除了福島以外,在日本暫時看不到任何輻射危機。

測輻射的認知不足

自東北大地震後,福士政廣教授多次到福島視察,又研發廉價的測輻儀,希望將測輻儀普及,他指最關注的輻射問題在福島,而不在東京。「長期吸入多少輻射才對身體有害,這早已有科學標準,在福島內工作的人有輻射危險,是可以理解的」,福士解釋,在官方網站已可清楚看到空氣中的輻射量,東京輻射量低於每小時0.1微希,是對人體沒有影響。曾到不同國家考察的他舉例指,石屎森林如香港輻射較高,日本建築以木為主,故此香港輻射量平均達每小時0.2至0.3微希,室內輻射量明顯比日本高,因此東京輻射量沒構成任何健康問題。事實記者在將軍澳辦公室中,實測出每小時0.23微希的輻射量。
東京的輻射謠言,福士亦有所聞,他慨嘆國民對輻射沒有全面理解,加上日本傳媒也開始偏向報道極端的說法,以訛傳訛,令謠言滿天飛。「所有如流鼻血、不育、胎兒變畸形等謠言,沒有科學證明與輻射有直接關係,這代表東京人不安,是精神上的問題」。福士向記者逐一闢謠,他指早前民間團體在東日本驗出20個含高輻射物質的熱點,調查可信與否,是視乎泥土是表土還是埋於深層的泥土,埋在深層的泥土若含有大量放射性銫,需要經過水及光合作用,透過植物吸收,才能在空氣散發輻射。
記者親身到20熱點中的江戶川區臨海町,有團體指該區泥土放射性銫含量高如切爾諾貝爾核事故現場,但記者在貼近地面量度,發現空氣輻射量僅為每小時0.16微希,離地一米則為0.2,均僅與香港平均水平相若。
現時東京出現大量由市民組織測輻射的團體,他們自設網站,集齊數據在網站公佈,由於所測數據比官方更仔細,民間網的數據變成了市民的參考對象。
福士表示,政府測平均數據,民間團體則實測生活中周遭的輻射數據,兩者雙管齊下才會令數據更仔細,兩者沒衝突,不過他認為現時日本人對測輻射的認知不足,有些調查欠科學性,測輻射的知識有待普及。《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