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價跌內地通脹受控上月CPI跌至5.5% 宏調有望鬆綁

豬肉價跌內地通脹受控
上月CPI跌至5.5% 宏調有望鬆綁

【本報訊】中國高通脹終於隨着豬價增速顯著回落而受控,豬肉價於10月份增速收窄至38.9%,而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亦相應減速至5.5%,與市場預期相若。市場料11月通脹會進一步下跌至5%以下,令中央放鬆宏調機會大增。 記者:周燕芬

中國的豬肉價格於6月曾瘋漲至57.1%,成為中國通脹高企元凶,被諷刺為「飛豬現象」,「人民當家豬做主」等戲謔之詞亦應運而生,連CPI也被解碼為「中國豬肉指數」(ChinaPigIndex)!

PPI按月下跌

中國10月份通脹得以連續第3個月回落,較9月份再減速0.6個百分點;當中豬價因素仍至為重要。10月食品價格,按年增速為11.9%,拉動整體通脹3.62個百分點,單是豬肉價格升幅為38.9%,拉動通脹上升1.12個百分點,但較6、7月份拉動約1.46個百分點有所減弱;若按月比較,豬肉價格實際已跌價1.8%;整體食品價亦按月下跌0.2%。
環球經濟回軟,國際商品價格回落,宏調效應及去年基數較低的影響,亦促成通脹增速續回落。去年基數較低效應佔通脹1.5個百分點。非食品價格升2.7%,居住類價格按年升4.4%,住房租金升3.6%。若與9月比,10月通脹微升0.1%。
至於工業生產者出廠價(PPI)按年增速回落更大,由9月6.5%回軟至10月的5%,按月更出現跌幅0.7%,反映國際商品價格正在下跌。
由於基數效應續弱及豬肉價續降,美銀美林料11月通脹將回落至5%以下。10月數據對中央微調貨幣偏緊的空間加大,政策將偏向支持經濟增長。中金料11月通脹回落至4.5%。交通銀行預期通脹至明年初可能持續回落,未來兩年總體通脹可控。

中金料降準備金率

為刺激經濟,美銀美林認為中央將採取更多公開市場操作,減少央票發行,人行於年底向商業銀行存入逾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的存款,透過發債而非銀行貸款支持鐵路等公共工程,對人民幣貶值的不當預期消除後,亦會帶動資本流入;踏入第4季,料每月人民幣新增貸款逾5000億元。
中金認為貨幣政策微調將集中於公開市場操作和信貸管理方面,不排除下調準備金率的可能性,但會有差別性,及會降低稅負。交銀亦不排除有小幅下調準備金率的可能性,主要調控手段以公開市場操作為主,同時信貸會作定向寬鬆,尤其是向小微企業、三農和戰略新興產業等領域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