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發展局昨推出優化土地供應策略公眾諮詢,局長林鄭月娥為日後在維港以外地方填海「開路」,促請各界不要將填海「妖魔化」,毫不探討一個有效造地及處理建築廢料和污泥的方法。但環保團體表明,本港天然海岸線已所餘無己,堅決反對填海造地。
林鄭月娥表示,本港近年填海面積明顯減少,由於土地需求大,現階段有必要再諮詢公眾對在維港以外地方填海的意見,初步只會徵詢選址準則的意見。明年2月完成首階段諮詢後,才會公佈選址,供明年7月第二階段公眾諮詢討論。
像六腳枱短了一腳
林鄭月娥指,本港現時將建築填料運往內地台山,至今為填滿328公頃土地,當中因運輸已每日額外帶來50公噸碳排放量,故若能將填料用於本港填海造地,可以減少碳排放。她說︰「大家唔應該將填海妖魔化,其實填海亦有佢嘅好處,唔好一開始就連探討都唔得。」
環團堅持反對填海
本港現時土地供應主要來自更改土地用途、收地、發展岩洞、重用前石礦場、填海及重建,當局今次展開諮詢,據知是想令上述六個方法同時並行,「家好似隻六腳枱咁,填海嗰隻短咗好多」。
當局明年料會推出10多個選址,包括可填海及發展岩洞的建議地點,予市民討論可行性。
環保觸覺約10名代表昨到諮詢展開禮現場示威,並向林太遞交請願信反對填海。成員何嘉寶表示,本港海岸線已所餘無幾,不應隨便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