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宇滲漏可造成鋼筋生銹、石屎剝落,甚至電掣爆炸等,後果非同小可。政府設有滲水辦事處專責協助受滲水影響住戶,08年至10年共接獲69,200宗樓宇滲水個案;但有讀者斥責物業管理公司和滲水辦均沒徹底跟進,業主想民事索償或自掏腰包維修,也因無法入屋搜證而束手無策,飽受困擾10年,住戶權益及安全不獲保障!
屯門兆安苑住戶劉小姐,01年發現廁所天花板滲漏,即通知管理處及滲水辦,惜沒改善。其後廚房、露台天花板亦滲漏,劉要求到樓上單位視察,願意出資維修,管理處卻指樓上空置且屬私人單位拒絕其要求;滲水辦用色水測試後稱無礙環境衞生,不作處理。
單位石屎剝落鋼筋外露
一拖十年,結果劉的單位出現石屎剝落、鋼筋外露和電掣爆炸,無奈自聘師傅在天花板架設厚木板盛載跌落的石屎,及用大型防水帆布將漏水引出屋外。
滲水辦及管理兆安苑的其士富居物業管理公司回覆,已就上述個案展開調查,但兩者皆未提供其他具體資料。
律師梁永鏗表示,受滲水影響的住戶透過滲水辦用色水測試,可斷定滲漏屬哪個單位造成,然後可向業權人追究;並可檢測滲漏屬鹹、淡水;若屬淡水,可向水務署投訴浪費供水,為保障住戶免繼續受滲水困擾,該署可將樓上單位水掣關閉。
有部份大廈公契內有條文,列明樓宇物業管理公司有責任勘察並找出滲漏原因及處理,否則可控告管理公司,而滲漏的單位必須讓維修人員進入檢查和維修。
梁又指,如發現有滲漏時,應將損失減至最低,找專業人士或持牌維修公司檢查和處理。空置單位內的水管有可能日久失修或老化,造成喉管發霉和生銹。受滲水影響的住戶可向法庭申請要求維修的命令,及提出有關政府部門的調查報告等證據,向造成滲漏單位提出民事索償。
滲水辦有權檢控及罰款
屋宇署與食物環境衞生署於2006年底,組成專責處理樓宇滲水投訴及查詢的聯合辦事處(簡稱「滲水辦」),處理樓宇滲水投訴,執行《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減除滲水妨擾,有需要時會轉介屋宇署或水務署作出相應行動。該處接報投訴後六日內聯絡投訴人及現場視察,一般90日內有結果;若有逾期則以書面告知調查進展。如找到滲水源頭,會發出「妨擾事故通知」在限期內進行維修,否則會被檢控及罰款一萬元,另每日罰款200元;亦可向法庭申請「妨擾事故命令」,抗令者會遭檢控及罰款2.5萬元,另每日罰款450元。
檔案編號:1008032
社會服務
◆報料熱線:29290000
◆社會服務熱線:29908288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2990868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傳真:37112468
◆網上捐款: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donate
◆各類表格: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forms
匿名投訴恕不處理。一經投訴,本報保留刊登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