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有意發展岩洞以騰出更多土地供發展,現時暫敲定沙田石門、獅子山、屯門藍地、摩星嶺及大嶼山小蠔灣為策略性岩洞發展區域。不過,對於早前當局有意將沙田污水處理廠遷往岩洞計劃,政府表明該塊土地最快要到2027年才供發展,未必能如公眾期望般在短時間內納入土地儲備。
或牽涉地界業權問題
特首曾蔭權早於去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出要發展岩洞增加更多土地供應,在今年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中老調重提,把利用岩洞重置現有公共設施為積存土地儲備的方向之一,選定摩星嶺及堅尼地城食水配水庫和沙田污水處理廠率先研究遷走釋出土地。
政府消息人士透露,獅子山、藍地及小蠔灣都是較佳的可發展岩洞,但現時仍有多項問題有待研究,例如開拓岩洞時,若穿過已發展地區的地底,如穿過樓宇之下,可能牽涉地界業權問題,要諮詢法律意見。消息人士又表明,即使沙田污水處理廠現址日後可建屋,但搬遷過程繁複,例如要重鋪水管等,最快要2019年才可變為熟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