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金管局釐清:港人幣貸款納入FDI

特稿
金管局釐清:港人幣貸款納入FDI

人民幣外商直接投資(FDI)細則,沒有列明銀行貸款為許可的資金來源,令市場出現不同的猜測和爭議。其中渣打銀行認為,人幣FDI的資金來源限制人幣貸款,未必能獲得內地批准。但金管局發言人釐清,本港人幣貸款融資可通過FDI滙入內地。
據商務部10月中公佈的人幣FDI細則,境外人幣來源毫無疑問,可以是以跨境貿易結算及於境內依法取得而滙出境外的人幣,以及境外發人幣債券、人幣股票等合法所得的人幣。條款演繹合法來源的字眼「包括但不限於人債等」,惹來不少猜測,因確實無列明企業於離岸銀行的人幣貸款,可否通過FDI滙入內地。
本港人幣存款至9月底已升至逾6200億元(人民幣.下同),佔整體存款量逾一成,但貸款量至8月底只近150億元,人幣貸款比率僅2.5%,是其中一個令銀行港元和美元流動性趨緊的因素。銀行為活化坐擁的巨額人幣存款,積極推銷人幣貸款。目前人幣貸款主要是與內地相關的企業貿易融資,若未能利用FDI新渠道,本港人幣貸款市場的發展將舉步維艱。

滙豐:客戶借貸查詢增

渣打對此未感樂觀,該行香港中小企業理財香港及華南總監區偉權表示,不同於發債及貿易結算所得的人幣,境外人幣貸款並非百分百清晰訂明,普遍確保能使用FDI渠道,企業在本港的借貸仍須個案審批進行;因此,新政策對本港人幣貸款增長,短期內難以有顯著幫助。
不過,金管局發言人明確表示,境外企業通過本港銀行訂立的人幣貸款,可利用人幣FDI滙入內地,新政策將有助推動本港人幣貸款市場的發展。
據了解,滙豐、中銀香港(2388)、恒生(011)和東亞(023)目前均有與客戶洽商為FDI承造人幣貸款,但暫仍未有成功個案。滙豐內部人士認為,人幣貸款可為FDI的資金來源,但過去企業的FDI個案審批,一般都是以發人債形式集資。但新政策落實後,增加客戶詢問,有意敘造人幣貸款。
記者:李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