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萬億元「甘露」幫內銀獲國家財政存款 紓銀根緊張

1萬億元「甘露」幫內銀
獲國家財政存款 紓銀根緊張

【本報訊】中央放水,既可瓦解民間高利貸業務,亦解銀行銀根緊張之局。中國國家資訊中心指在通脹警號未除,別妄想中央放鬆銀根。不過,銀行在11至12月將有逾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的財政存款,現金流動性將大獲改善。

據《中國證券報》報道,10月的流動性相當緊張之局將得到改善,本月起資金面重歸寬裕,理由是臨近年底,財政存款釋放將帶來大量基礎貨幣投放。資料顯示,前9個月財政預算盈餘逾1.2萬億元。
從理論上講,若嚴格執行7000億元預算赤字,10至12月財政淨支出應達1.9萬億元。以往財政存款投放一般集中在年底,據中金公司估計,11至12月財政存款投放量將超過1萬億元。

銀行拒貸造成高利貸

由於銀行流動性緊張,且不願借錢予中小企,加上通脹造成的負利率現象,令民間高利貸迅速發展,據不正統統計,溫州民間高利貸逾5000億元,山西有1萬億元,鄂爾多斯是2000多億元。據《經濟參考報》更指,珠三角民間借貸數百億,恐威脅國家金融安全。
從事建材生意的楊昊說,他的企業每次需要融資額度在100萬元以內,往往是定單到了就要立即開工,對融資的時效要求很高,儘管不少銀行都開闢了中小企業專項服務,但競爭還是比較激烈,要排隊。「我等不起,只能通過民間管道籌集資金。」
裕達集團負責稱,原材料漲價、人工成本翻一番、拉閘限電、稅負較重……辛苦一年毛利潤率也只10%,但是如果把錢借出去,月息在2%至8%之間,如果遇到要急錢小企老闆,可收10%以上的月息,要錢的企業多,周圍有閒錢的人都把錢拿去放貸了。

通脹仍勁 反對放水多

要拆解民間高利貸這計時炸彈,內地經濟師指,銀行要有足夠資金放貸。不過,不希望中央放水的專家多的是,例如中國國家資訊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范劍平表示,目前很難講中國物價壓力已經解決,仍需要一段時間來促進物價繼續回落。因此未來穩定經濟增長不能再使用放鬆銀根的方式,否則將對物價產生新的壓力。
范劍平稱,貨幣政策操作空間並不很大,與之相比財政政策方面的動作更多。因此,1萬億元的財政存款便變成銀行「甘露」。

中央救市訊號

‧總理溫家寶說要適時適度的進行預調和微調
‧財政部減中小微企稅項
‧中銀監鼓勵銀行對中小企放貸
‧中央批准在上海、浙江、廣東、深圳開展地方政府自行發債試點
‧今年11、12月財政存款投放或超1萬億元,鬆銀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