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後分析中產選區成泛民「英雄塚」

選後分析
中產選區成泛民「英雄塚」

中產選區在今次區選中有不俗投票率,打着民主及公義等核心價值旗號的泛民政黨,卻不能因此在中產選區佔「甜頭」,反而被高舉反對外傭居權的新民黨及其他建制中人成功「搶票」。中產區今次變成泛民明星的「英雄塚」。這一役,多少反映了,或許個人利益,才是香港普遍中產選民的真正核心價值。
泛民主派在本港多個傳統中產屋苑,不是落敗便只是險勝對手,將中產多是泛民支持的印象粉碎。沙田第一城這個中產聚居地是明顯例子,以資深大律師身份殺入的湯家驊,理應支持度不俗,結果他得票1,582,僅較上屆泛民候選人李永成多275票,但爭取冧莊的隱形建制派黃嘉榮卻由2,235票激增至3,060票,大比數壓倒泛民明星。海怡半島也是中產區,亦為大狀的公民黨郭榮鏗卻只有1,161票,較上屆公民黨候選人更少140票,但對手林啟暉得票卻大增,由1,687票增至2,275票。

對手高舉反外傭居權

巧合的是黃嘉榮與林啟暉同樣打着反外傭居權的議題,便輕取堅持法治公義人權等核心價值的公民黨。民主黨亦未見在中產區佔優。海怡西的馮煒光僅以12票險勝新民黨施俊暉,奇怪是馮的選票有增長,由1,747增至1,906票,但建制派對手的得票卻逐年步步追貼。
太古城亦不再是泛民陣地,雖然民主黨趙家賢保住太古城西議席,新民黨謝子祺卻在太古城東大敗泛民候選人,為建制派入侵鋪路。泛民唯一未失守的中產票倉是康怡及康山兩區,公民黨候選人繼續留守,在康怡連任的陳啟遠坦言冧莊之路較上屆艱辛,稱選前向選民發出電郵,「就算我只係話要參選,佢哋都只會講返外傭事件,好多都會話我哋」。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