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雲端:不要謀殺手機無限上網 - 丘亦生

金融雲端:不要謀殺手機無限上網 - 丘亦生

最近接連有媒體報道,多家網絡商計劃取消無限上網計劃,無限上網時代將會告終云云。我用的正是無限上網,聽到這消息成個彈起。我覺得,有人想判無限上網死刑,正正因為它實在太受歡迎太「筍」。我斷言,無限上網有需求就有供應,無限上網的時代不會告終。
近日有網絡商大呻,無限上網如何被濫用,如何影響網絡質素,令低用量用戶補貼高用量用戶,又話取消無限上網是大勢所趨,監管機構會出指引云云。
所謂無限上網,從來不是無限制,而是受到大部份用戶都唔知的公平使用條款(FairUsagePolicy)所約束,通常高用量用戶的用量超越某一水平後,網絡商有權將該用戶的上網速度降低,以免個別高用量用戶的使用,會拖低整體網絡速度,對其他用戶不公平。

用量超標 上網速度變慢

不過,由於這個條款一般客戶不為意,所以當部份高用量用戶突然發現自己的上網速度變成「滴滴仔」時,自然怒不可遏,引發不少投訴。
電訊管理局去年同意,檢討現有公平使用條款的守則,建議增加透明度,讓客戶在簽訂無限上網計劃時,得悉這個「無限之限」的條款,亦要求網絡商清楚訂明如何限制,當然,若果網絡商的無限上網條款限制多多的話,則不要再掛羊頭賣狗肉,濫用無限上網之名。
有關新指引雖然最快本周便會公佈,但作為監管機構,當然不會教網絡商做生意,若硬要將整件事說成是監管機構在背後主導,擺他們上枱,便有點渾水摸魚的味道。網絡商要取消無限上網計劃,是個別網絡商的事,中移動(941)便剛剛在港推出新的無限上網計劃,外國也是一雞死一雞鳴,一邊有網絡商取消,一邊又有網絡商為搶客而推出。

用戶選無限plan夠安心

對於無限上網會影響網絡質素的說法,正如之前講,網絡商現時已有權對於超高用戶實施流量管制。加上自話音年代始,網絡商早已有一整套管理網絡流量的系統,為何這些方法都解決不了網絡擠塞問題?目前擠塞的程度又有多嚴重?網絡商好應該提出數據說明之。
有趣的是,贊成取消無限上網的網絡商強調,目前大部份無限上網的用戶,用量都不高,故此取消只會影響極少用戶,而且預計流量將只縮減一成,難道這講法不是自相矛盾嗎?
至於低用量用戶補貼高用量用戶的不公平觀點,我想也不用網絡商操心,正如酒店不會因為有一兩個大胃王經常光顧其自助餐,便認為這對大部份食客不公平,而要取消經營自助餐的。買保險的人都知道自己要補貼健康較差或壽命較短的投保人,也不見得較健康的人就不會投保。

網絡商巧立名目 谷盈利

我相信,不少人選購無限上網服務時,明知會補貼,但怕麻煩,不想上網時「就住就住」,驚用過龍,又要時時追蹤自己的用量。實情是,大部份人不知道自己上網的用量,也不懂得計算,於是寧選一個收費封頂的計劃,安心地上網。可以說,對較低用量的無限上網用戶來說,多付出的部份,並非補貼,而是一個怕麻煩及避免失預算的溢價。
我認為,網絡商取消無限上網的誘因,無他,還不是盈利最大化。這點英國網絡商O2的行政總裁RonanDunne去年說得最白:「當流動數據的用量以極速增長,我們的收入(多得無限上網)卻大致持平,這絕非做生意的理想情況。」
本地網絡商的盈利情況當然好得多,但他們明知未來流動數據會急劇增長,肯定更多人會採用無限上網計劃,不過,無限上網卻恍如一道收入的高牆,令網絡商不容易再要用戶多付費,若果把無限上網的收費調高,客戶又可能流失至其他競爭對手的無限上網計劃。
可是,若全行均取消無限上網,則人人被迫食散餐,網絡商便有空間按用量將市場細分,從高用量的用戶中再榨取多些利潤,而且若平均用量會隨着智能電話功能改善而趨升,今日的低用量用戶,日後會變成高用量用戶,高用量用戶則變成超高用量用戶,網絡商即使不加費,也能達到要用戶多付分毫的效果。再者,一個多分級的收費套餐,還可能因為部份用戶意外用凸套餐的用量,而要額外付費,變相帶來更多收入。
我覺得,市場對無限上網計劃有需要,也一定有網絡商有能力應付,個別網絡商或許藉取消無限上網來擴大利潤,但亦有網絡商會積極擴充網絡容量,以無限上網招徠。我相信消費者最不希望見到的,是出現像2000年1月6家流動電話商同日公佈加價的情況,齊齊殺掉無限上網,這不是自由市場應該出現的事。
丘亦生
金融中心fanpage:
http://www.facebook.com/hkfincen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