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證監會起訴企管顧問麥肯錫(McKinsey)前首席合夥人古普塔(RajatGupta)涉嫌參與內幕交易,假如罪成,這位曾經是全球商界精英中的精英會入獄。古普塔名成利就,德高望重,受全球商界尊重,還不夠嗎?麥肯錫是全球敬仰的企管顧問,財富500強巨企到全球政府,都是麥肯錫的客戶,麥肯錫顧問出入政商界最高決策層,古普塔為何要做出內幕交易這種儍事?我哋有答案,簡單至一個字:錢。
拍埋有錢人 變自卑
古普塔已經是有錢人,不可能仍要貪錢吧!當然有可能,關鍵是有錢與否是相對,而不是絕對。古普塔身邊的朋友大都是華爾街投行高層和對冲基金經理,麥肯錫合夥人即使是搵錢最多的首席合夥人,走埋這些人身邊,相對上的確是窮人。要弄清楚的是,不是麥肯錫合夥人搵錢少,相對平民百姓,他們是打工皇帝,但跟投行高層和基金經理比較,當金額是以「一球球」美金計算,企管顧問變成低下職業。
古普塔從麥肯錫退休後,繼續活躍商界,出任包括高盛和寶潔等多間公司董事,又出任大量公職,問題是,這些職位只有一部份有錢收,而且金額不高,實際上他是大義工。從傳媒透露的表面證據看,古普塔退休後跟已判入獄的一名對冲基金經理交往甚密,同時跟其他對冲基金商討合作,他渴望搵真銀的心態頗清晰。古普塔處於極危險的位置:他繼續位高權重,但身家比他的朋友少一大截,心理不平衡,這是一個計時炸彈。退休人士最痛苦的是,退休後才發現未搵夠。
講起這些人肉計時炸彈,香港有不少,每次見到這些出任大量公職的精英,我哋都替他們擔心。大家記着,甚麼局甚麼會,乜主席物主席,很多時是義工,冇人工收,這些人雖然無人工收,但他們知道自己的決定可以令很多人賺很多錢,如果他們未搵夠的話,這不是計時炸彈是甚麼?
律師會計師最高危
很多人說,富有視乎心境,知足常樂……這是廢話,有錢好過冇錢,特別是在香港上流社會,高等華人之間的明爭暗鬥最為卑劣。有錢都分開幾種,假如古普塔在香港,他是普通有錢人,衣食無憂,可過着非常舒適生活,但一拍埋大有錢人身邊,自卑感爆發,心理出現不平衡。香港的普通有錢人犯事指數特別高,因為價值觀被地產霸權扭曲。對,因住屋問題而不快樂不是平民的專美。在香港,住在哪裏已決定閣下是哪一種有錢人。陳振聰月租50萬元,為的是擁有一個山頂的地址。普通有錢人跟大有錢人一個最容易辨認的分別是,普通有錢人的地址是有幾多座幾多樓,而大有錢人的地址只有幾多號。
計時炸彈的危險程度分不同級別,最高危的精英是專業人士,包括律師、會計師等,他們有些已退休,有些仍在戰。在香港不論專業人士爬得幾高搵到幾多,一生人搵的錢,可能不及中學程度的師奶炒個地舖賺的錢,對於飽讀詩書,為香港作出實質貢獻的專業人士,這世界公理何在。這些專業精英受政府重用,手執公職大權,但日夜群埋地址無幾多樓幾多座的大有錢人,周末被邀上大過渡海小輪的遊艇出海,心理的不平衡自然累積起來,鋌而走險變得合理自然。在香港,未搵夠而又爬上社會頂峯的人太多,古普塔事件在香港必定會出現。
那些年,他們一起選總統
跟全面擁抱中環價值的歐資投資銀行港產賓架吹水,講起大熱台灣電影《那些年》,再說到港台比較,原來年薪隨時成球美金的中環精英,對台灣的印象與一般只靠TVB認識世界的阿伯無異,都係咁粗糙而充滿偏見,連結論都係十分之「維園阿伯」:「佢哋政治好亂,成日打交,香港如果學佢哋搞直選,再多幾個長毛嘈嘈閉,經濟唔使發展。」
在1996年,即柯景騰18歲那一年,台灣人首次可以普選總統,至今剛好15年。與香港相比,台灣的發展並非中環賓架想當然咁不濟。
寶島生活質素勝港
由1995到2010年的15年,台灣經調整購買力的人均GDP,增長1.36倍,香港同期只升1倍。這15年間,台灣經調整購買力的GDP總額佔全球比重,由1%增至1.1%,香港仍然是0.44%,沒有變化。台灣過去15年的失業率,平均為4%,香港是5%。用來量度貧富懸殊的堅尼系數(0至1,數值越高財富分配越不均),台灣只有0.33,香港是0.5,在已發展經濟體中最高。台灣的通脹率,15年來介乎-0.9%至3.7%,香港是-3.9%至9%。
至於生活質量,居住環境和空氣質素,唔使睇數據,都知道香港一定比人差,而且香港的質量係越來越差。
《那些年》首兩周票房已超過3000萬港元,按如今走勢,大有機會超越《3D肉蒲團》,成為今年香港最賣座華語電影。首先係流行歌曲,然後是由青春偶像劇到綜藝節目的電視節目,最後來到電影,台灣流行文化產業用了十多年,終於完成全面超越香港的涅槃。
民主發展 香港大落後
台灣不論是電子工業產品,抑或文化軟實力,這十多年來不斷進步和提升,充滿活力和自信。這時期亦係台灣政治上邁向全面民主的時期,政治上吵吵鬧鬧未見得窒礙了發展。
中環賓架用來說明民主不一定是好事的例子,係陳水扁。唉,台灣人起碼可以用選票懲罰阿扁的政黨,用司法追究阿扁的罪行,發揮到民主制度的自我修正功能。在香港,我哋只能做旁觀者,從來冇份揀特首。
香港網民廣泛傳播想港台兩地「雙英互換」的諷刺訊息,希望用我哋的雙英——明年特首疑似候選人唐英年和梁振英,交換對方明年的總統候選人馬英九和蔡英文,真係笑中有淚。港台比較,由那些年到這些年,我哋已經落後很多很多。